文坛劲敌。总角花生笔。短短春衫垂柳色。两袖芹香应滴。
桃花马上扬鞭。高楼卷尽珠帘。偕问谁家玉树,篁宫第一青年。
注释:
- 冒芥原:即冒襄,明朝文学家。
- 编年图录:记录历史事件的年谱。
-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
- 雪窗夜课:在雪夜里学习。
- 文坛劲敌:文学界的对手。
- 总角花生笔:形容少年时期就有才华。
- 短短春衫垂柳色:形容年轻貌美。
- 两袖芹香:形容学问渊博,像芹菜一样散发香气。
- 桃花马上扬鞭:形容骑马的英姿飒爽。
- 高楼卷尽珠帘:形容夜晚灯火辉煌,照亮了整个城市。
- 玉树:比喻英俊的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冒襄为编年图录所写的八阕《更漏子》之一,描绘了他在雪夜里勤奋学习的场景。
首句”题冒芥原先生编年图录八阕更漏子雪窗夜课”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和作者。”冒芥原”是冒襄的号,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文坛的劲敌。
第二句”文坛劲敌”表明了冒襄在文学界的崇高地位,他的才华横溢,无人能敌。”总角花生笔”形象地描绘了他年少时就有的卓越才华。”短短春衫垂柳色”则赞美了他的外貌俊美,如同柳树一般柔美动人。
第三句”桃花马上扬鞭”描绘了冒襄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形象。”高楼卷尽珠帘”则表现了夜晚城市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照亮了整个天空。
第四句”桃花马上扬鞭”与前一句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冒襄的英勇豪迈。
第五句”偕问谁家玉树”,表达了冒襄对那些年轻有才华者的钦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第六句”篁宫第一青年”则进一步赞美了冒襄的青春年少,如同竹林中的一株翠竹般坚韧不拔、朝气蓬勃。
整首诗通过描绘冒襄在雪夜里勤奋学习的场景,展现了他的青春风采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学识和才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