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穿窗,游仙幽梦谁惊觉。霜华寒悄。花上独眠鸟。
白了人头,天地何曾老。风吹杳。声声听饱。催得千家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题霁峰园十八景
斜月穿过窗户,游仙幽梦谁能惊觉。霜花寂静而寒,鸟儿在花上独自栖息。
人的白发已白,天地何时变得老去?风吹声声入耳,声音不断让人听得饱足。

译文:
题目:《霁峰园十八景》
斜月透过窗棂,仿佛有游仙的梦境被惊扰,但谁又能醒来呢?窗外的霜花悄然落下,鸟儿在花朵之上独自栖息。人的鬓发已经变白,天地又何曾真的变老?风吹过的声音,如同千家万户的号角,不断地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首句“斜月穿窗”描绘了月光穿透窗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游仙幽梦谁惊觉”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游仙幽梦”可能是指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想象。
第二句“霜华寒悄”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霜花的冷清与寂静。而“花上独眠鸟”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鸟儿在花瓣上休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三句“白了人头,天地何曾老”。这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同时也感叹天地的永恒不变。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最后一句“风吹杳。声声听饱。催得千家晓”则描绘了早晨的景色和人们的苏醒。风吹过的声音不断传来,仿佛在催促着人们开始新的一天。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具动感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秋天的美以及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