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层层皎洁,回廊处处空明。水光月影十分清。摇动玻璃千顷。
镜里冰壶争爽,阶前荇藻交横。天风吹下玉箫声。人在瑶池仙境。
【注释】 霁(jì):雨后天晴。
摇:摇动,指水波荡漾。
【赏析】 此词咏霁峰园中的十八景,写景清幽,境界高远。上片以“碧沼”、“回廊”起兴,描绘园中景色。下片则由外及内,先写池中倒影,然后写到阶前荇藻,再写到人境,最后写玉箫声从瑶池传来。全词写景清幽,境界高远。
碧沼层层皎洁,回廊处处空明。水光月影十分清。摇动玻璃千顷。
镜里冰壶争爽,阶前荇藻交横。天风吹下玉箫声。人在瑶池仙境。
【注释】 霁(jì):雨后天晴。
摇:摇动,指水波荡漾。
【赏析】 此词咏霁峰园中的十八景,写景清幽,境界高远。上片以“碧沼”、“回廊”起兴,描绘园中景色。下片则由外及内,先写池中倒影,然后写到阶前荇藻,再写到人境,最后写玉箫声从瑶池传来。全词写景清幽,境界高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人春游的宫词。全诗以“看花”为中心,从美人初起、登楼赏春,到归去梳妆,依次展开。首联写美人起床后在海棠树旁漫步;颔联写美人踏着露水,轻快地走向玉阶;颈联写美人数着满枝的花朵;末联写美人归来,头发上还留有蝴蝶绕飞的痕迹。此诗语言清丽,富有情致。全诗写景工致细腻,绘色传神,刻画了一位娇艳多情的美人形象。 【注释】: 重叠金 看花美人——指美女,这里借指皇帝所宠爱的妃子。
【注】 1. 念奴娇:词牌名。 2. 萋萋:形容草茂盛的样子。 3. 轻阴:淡淡的阴影。 4. 谢池春色:谢灵运的《拟山园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这里以谢灵运自比,表示自己的心境也像春天的景色一样美好而短暂。 5. 王孙:古代对贵族或士大夫的称呼,这里指自己。 6. 一抹:一种颜色。 7. 南浦:南方的水边。 8. 蝶梦迷离:蝴蝶飞舞,令人感到迷茫。 9. 花魂荡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全诗如下: 淅淅更飕飕。 好梦难留。夜长寒逼满庭秋。 挑尽一灯香烬暗,风动帘钩。 旧事与新愁。 齐上心头。芭蕉如怨啼难休。 好似琵琶江上曲,弹泪孤舟。 注释: 1. 淅淅更飕飕:形容雨声细密,冷风嗖嗖吹来。 2. 好梦难留:美好的愿望难以持久。 3. 夜长寒逼:夜晚漫长,寒冷逼人。 4. 挑尽一灯香烬暗:点着的灯芯已经燃尽,只剩下昏暗的光芒。 5. 风动帘钩
【注释】 满庭芳 柳:词牌名。 汉苑芳踪:汉宫的遗迹(踪迹)。 隋堤:隋文帝开凿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曾于汴口建离宫。后人称其为隋堤。 和云和水苕苕:形容柳丝细长柔美。苕苕,形容细长柔美的样子。 渭城灞岸:指唐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江南好梦:泛指美好的梦境或幻想。 烟雨短长桥:形容江南烟雨蒙蒙,景色如画。 一鞭回首处:骑马离去的地方。 浓阴雨岸
眼儿媚 弹琴美人 落花流水总关情。 明月满空庭。 轻笼翠袖,频舒玉指,弹彻春冰。 声声谱出伤心调,花外友人听。 胡笳一拍,阳关三叠,无限凄清。 【译文】: 落花流水总是触动情感深处。 明月高悬在庭院,照亮了大地。 她轻轻地披上绿色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玉指,弹奏着春天的冰块。 音乐中充满了令人心痛的旋律,只有远方的朋友能听到。 胡笳声一吹,就让人想起离别时的不舍。 阳关三叠
【注释】 鹊桥仙:词牌名。 早秋:指农历七月,此时正值初秋时节。 茫茫云水:茫茫一片云和水面,形容天空中的云雾弥漫,水面波光荡漾。 蒙蒙烟雨:形容天空中笼罩着细雨蒙蒙的景象。 翠里:绿树丛中。 哀蛩(qióng):蟋蟀,声音凄切。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擅长辞赋,以悲秋伤怀著名。 苍葭(jiā):一种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 梦杳:梦境遥远、缥缈。 铜壶漏永:铜壶滴漏时间漫长。 霜花
满庭芳 题松鹤图 茶蘖餐馀,艰危历过,心同月照邗江。 松颜鹤骨,画里青苍。 廿载空闺清苦,才望到、玉树芬芳。 传家有、缥缃旧物,万卷压书仓。 白头甘淡泊,长斋绣佛,茗碗炉香。 把禅机,参透世味冰凉。 岁岁南山秋色,西风起、劲节凌霜。 仁臻寿、星辉宝婺,掩映紫霞觞。 【注释】 - 茶蘖(niè):指种茶的根茎或茶芽。 - 艰危历过:历经艰难困苦。 - 月照:《汉书·礼乐志》
诗句解读 满庭芳 题十二金钗图 - 解释:本诗为题写,通过描绘一幅画面来展现十二金钗的美貌。 日暖花梢,香飘帘幕,十分春在红楼 - 解释:描述了春天温暖阳光照耀下的美景,花香飘散在帘幕之中,整个房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红楼”指的是一个豪华的建筑物,象征着富贵和繁华。 传杯满酌,笑语不知愁 - 解释:描绘了一幅热闹欢乐的场景,人们传杯饮酒,欢声笑语中没有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答题范围,然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理解。这首诗的作者是柳永,是宋代词人。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春夜闺怨的故事,表现了词人的感伤情绪。“漏凄清,风缥缈”意思是:夜已很深,时间也过得很慢,只有风声和漏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有些缥缈。这二句写环境的清冷,为后文抒情作铺垫。“月上梨花,阵阵炉烟袅”意思是:月光映照在满树梨花上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笔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女子画菊的画面。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沁园春 - 这是词牌名,表明这是一首词作。 2. 题蒲塘女史邹怀洁画菊 - 描述的是给一个叫“蒲塘”的女史(古代对女性的一种称呼)邹怀洁画的菊花作品。 3. 纸上幽花 - 指在纸上绘制的花,形容画作的美丽和雅致。 4. 闺中妙手 - 暗示画作出自女子之手,技艺高超。 5. 点染多姿 -
满庭芳·七夕 彩凤同骖,蓝桥践约,神仙雅解情痴。双星才会,未必肯分离。便是年年一度,也赢得、万古佳期。银河畔、轻云一片,似曳美人衣。 金风偏着意,才侵扇影,不断荷丝。想珊珊望久,渺渺来迟。今夜深阁客馆,挑动了、多少相思。萝阴暗、轻衫凉透,月落画阑西。 注释: 1. 彩凤同骖:指天上的彩凤与地上的骖鸾一起飞行。骖,古代一车三马,骖马即副马。骖鸾即指鸾凤。 2. 蓝桥:相传为王母娘娘的梳妆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眼、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首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1) “半面娇还隐”意思是:你娇好的容貌只露出半张脸,隐隐约约藏在帘后。这两句写女子的美貌及相见的情景。第一句“娇容”“半面”
【注释】 金缕曲·牡丹:词牌名。又名《凤衔杯》。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绝世非常艳:世上没有比她更艳丽的了。 第一韶光:最美好的时光。 琼楼不远:指牡丹就在近处。 天半:天边。 彩鸾(luán)飞来:彩鸾指凤凰,传说中能鸣叫的仙鸟,故称。这里用来形容春光如彩鸾般美丽。 占遍了豪华庭院:形容牡丹花开得茂盛,把华丽的庭院都装点得满满的。 生怕流莺轻觑见:怕被黄莺儿发现。 锦屏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景色的诗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 我们来看第一句“叶叶打窗棂。络纬丝多彻夜鸣。”这是对窗外景致的描绘。诗人通过写树叶摇曳的景象,以及听到的络纬鸟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络纬鸟的鸣叫声穿透整个夜晚,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宁静和安慰。同时,这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因为络纬鸟是秋天常见的候鸟。 第二句“覆屋阴疏秋到枕,三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题霁峰园十八景 斜月穿过窗户,游仙幽梦谁能惊觉。霜花寂静而寒,鸟儿在花上独自栖息。 人的白发已白,天地何时变得老去?风吹声声入耳,声音不断让人听得饱足。 译文: 题目:《霁峰园十八景》 斜月透过窗棂,仿佛有游仙的梦境被惊扰,但谁又能醒来呢?窗外的霜花悄然落下,鸟儿在花朵之上独自栖息。人的鬓发已经变白,天地又何曾真的变老?风吹过的声音
【题霁峰园十八景】 黏花湿柳春千顷。楼前便是西湖景。淡墨洒生绡。青山带雨描。 窗纱凝晓绿。倚遍阑干曲。荡漾一溪云。挥毫画更新。 【注释与赏析】 1. “黏花湿柳春千顷”: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花朵和柳枝因为湿润而显得格外鲜艳。 2. “楼前便是西湖景”:表明站在这楼上就能看到美丽的西湖景色。 3. “淡墨洒生绡”:用淡墨水彩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 4. “青山带雨描”:描绘了雨后青山的美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