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息偏禁百折,多磨宜有千端。阎浮滋味总心酸。参到药炉经卷。
夜月窗前影怯,西风镜里眉攒。几番愁对菊花寒。不把疏帘轻卷。

【注释】

髫年:指少年时期。弱息:指幼小而虚弱的子女。阎浮:梵语“南天”,意为“天中”。滋味:指生活的艰难。参到:参悟、理解。药炉:指炼丹烧火用的铁壶,也泛指炼丹。经卷:佛经。西风:秋风。疏帘:轻飘的窗帘。

【译文】

小时候就入私塾读书,生活虽然艰苦,但有父亲的教诲和母亲的期望;在药炉前参悟佛法,在镜前梳妆打扮,都体现了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秋天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了,看着那金黄色的菊花,内心却充满了忧郁。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写于作者年轻时。诗中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

“髫年就塾”四句,点明作者自幼就入私塾学习。“弱息偏禁百折”二句,是说作者年少时期,父亲经常体罚他,使他受到极大的磨难。“多磨”、“宜有”、“心酸”、“总心酸”、“参到”、“经卷”、“夜月窗前影怯”、“西风镜里眉攒”、“几番愁对菊花寒”、“不把疏帘轻卷”,这些词句,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在私塾学习时的辛酸苦楚和对佛道追求的思想感情。

“阎浮”即“天中”,这里指印度。诗人在炼丹时看到天空的云彩,便想到自己身在何处,不禁产生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两句诗表现了一个年轻人面对人生的迷茫。

“夜月窗前影怯”二句,是对“参到药炉经卷”的具体化,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在月光下独自阅读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他那种孤独和忧郁的情绪。

“几番愁对菊花寒”二句,是说在秋天到来的时候,菊花开放了,但作者却因为心中充满了忧愁而无法欣赏到它的美丽。这句诗既表现了菊花的美丽,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郁。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回忆自己早年求学的经历而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