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如拯溺,急须援以手。
试问登山无,莫讶从井有。
譬诸过涉凶,灭顶濡其首。
万灶冷无烟,环村空覆臼。
二釜不供餐,三星常在罶。
移粜开武仓,官惠亦云厚。
定价三百钱,准籴米一斗。
转眼给已空,枵腹那能久。
求死缓须臾,望救争先后。
明日天开晴,星缆到浦口。
绝处忽逢生,欢声呼父母。
睹此应伤心,加恩谁掣肘。
翻作哀鸿吟,从旁商可否。
乞为汉韩韶,休笑晋冯妇。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救荒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在困难时期的无奈和对救助的渴望。

我们来看第一句:救荒如拯溺,急须援以手。这句话的意思是拯救饥荒就如同救溺水一样紧急,需要伸出援手。这里的关键词“救荒”指的是在饥荒时期帮助受灾的人们度过难关;“拯溺”是指拯救溺水的人,比喻救死扶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救援工作的重视和期待。

我们看第二句:试问登山无,莫讶从井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询问那些没有山可以攀登的人,他们不会惊讶有人可以从小井中取水。这里的关键词“登山”表示爬山,寓意着克服困难;“从井有”表示从井中取水,意味着有水源可以利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再看第三句:譬诸过涉凶,灭顶濡其首。这句话用“譬诸过涉凶”比喻那些在灾难面前无助的人就像被洪水冲走的庄稼一样,而那些有能力的人却能从中受益。这里的关键词“过涉凶”表示过河时遇到的危险;“灭顶濡其首”是指淹没头部,形容灾难带来的损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我们看第四句:万灶冷无烟,环村空覆臼。这句话描述了灾后的萧条景象,村庄里炊烟稀少,只有一些农民还在继续劳作。这里的关键词“万灶冷无烟”表示许多炉灶已经熄灭,没有了炊烟;“空覆臼”是指农民们已经停止耕作,只剩下空荡荡的田地。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再往后,我们看第五句:二釜不供餐,三星常在罶。这句话描绘了灾后农民生活窘迫的状况,连煮饭的锅都没有,只能依靠捕鱼为生。这里的关键词“二釜”代表有两个锅;“三星”指捕鱼用的网;“罶”是一种捕鱼工具。这句话反映了农民在灾难中的困境和他们为了生存所作出的努力。

我们看第六句:移粜开武仓,官惠亦云厚。这句话提到了政府采取措施来赈济灾民,比如出售粮食、开放粮仓等,以此来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这里的关键词“移粜”是指转移粮食;“开武仓”指的是打开粮仓供应粮食;“官惠”是指政府的救助政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政府救助行动的认可和支持。

我们看第七句:定价三百钱,准籴米一斗。这句话描述了粮食的价格和标准,每百钱可以购买一斗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里的关键词“定价”是指确定价格;“三百钱”是一百钱乘以三;“准籴米一斗”是指按照这个价格可以购买一斗米。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政府调控市场、稳定物价的积极评价。

我们看第八句:转眼给已空,枵腹那能久。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因为缺乏食物而感到饥饿的情况,时间不长就吃完了储备的食物,难以维持长时间的生计。这里的关键词“转眼给已空”是指很快食物就被吃完了;“枵腹”是指肚子空空如也,缺乏食物;“那能久”是指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下去。这句话反映了农民面临生存困境的现状和紧迫性。

我们看第九句:求死缓须臾,望救争先后。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对于救援的迫切需求和希望救援能优先得到满足。这里的关键词“求死缓须臾”是指要求救援能够尽快到来;“望救争先后”是指希望救援能够分先后顺序进行。这句话体现了农民对于生存机会的强烈追求和紧迫感。

我们看第十句:明日天开晴,星缆到浦口。这句话预言了未来天气转好的日子,暗示了救援行动即将到来。这里的关键词“明日天开晴”是指明天天气将转好;“星缆到浦口”是指救援物资将到达指定地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我们看第十一句:绝处忽逢生,欢声呼父母。这句话描述了在绝望中突然获得生机,人们欢呼雀跃地呼唤亲人的情景。这里的关键词“绝处忽逢生”是指在一个绝境中突然找到了生机;“欢声呼父母”是指人们高兴地呼唤着自己的父母。这句话展现了人们在困难时刻的团结和乐观精神。

我们看第十二句:睹此应伤心,加恩谁掣肘。这句话表达了看到这些情况应该感到心痛,但是加恩于谁又能阻止这种局面呢?这里的关键词“伤心”是指感到悲痛或失望;“掣肘”是指受到阻碍或限制。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当前状况的无奈和对于解决问题的渴望。

我们看第十三句:翻作哀鸿吟,从旁商可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将这首诗歌翻作哀鸿吟,并征求旁人的意见。这里的关键词“翻作哀鸿吟”是指将这首诗歌改编成哀鸿吟的形式;“从旁商可否”是指征求旁人的意见或者讨论是否可行。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和传播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于他人意见的尊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救荒的诗歌,通过描写灾民的生活状况和政府救助行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通过对灾民的遭遇和政府救助行动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同时,作者对于政府救助行动的肯定和赞扬也表达了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