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
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
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
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
气凌帝王尊,图穷无变色。
剑术虽云疏,谁不谓勇力。
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
诗句释义及赏析:
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注解】“燕丹”是指战国时燕国王子秦舞阳(一说为燕王喜),“荆卿”指的是荆轲。这句诗描述的是荆轲受到燕太子的赏识,其名声足以使六个国家感到震惊。
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注解】诗人已经意识到燕丹对他的恩情,并决心报答燕丹对他的种种德行。
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注解】“易水”是古代河流名,在河北省境内;“飒飒风萧瑟”形容易水边的风声凄凉,给人一种悲壮的氛围。
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注解】诗人描写了荆轲勇敢地告别家乡,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秦国的道路。
气凌帝王尊,图穷无变色。——【注解】荆轲在刺杀秦王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畏惧。
剑术虽云疏,谁不谓勇力。——【注解】虽然荆轲的剑术可能不如高手,但他的勇气和力量是无人能质疑的。
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注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荆轲那种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气概的赞赏。
译文:
燕太子丹得到了荆轲,名声震动了六国。
他已经感激燕太子的恩情,决心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易水边寒气逼人,秋风瑟瑟令人心寒。
壮士从此离去,飘然而去进入秦朝的领土。
他的勇气凌驾于帝王之上,即使计划失败也面不变色。
虽然他的剑术可能不够精湛,但谁又能说他不具有勇士的力量。
荆轲的伟大志向令人叹服,即使是至死也不改变他的忠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太子丹得到荆轲的故事进行叙述,展现了荆轲的英雄形象。诗中不仅描述了荆轲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诗人对荆轲精神的高度赞扬。诗中的“易水”、“风萧瑟”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氛。同时,诗人通过对荆轲故事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勇气和牺牲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