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亦有道,贤相亦盈庭。
求言何其切,当时得贾生。
抗陈无所讳,少年而老成。
惜哉遇合难,上书竟不听。
去去勿复顾,坐看湘水清。
湘水自悠悠,哀哀痛哭声。
吊之竟何戚,千古一同情。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汉文亦有道,贤相亦盈庭。
    译文:汉代的皇帝也有仁德之治,贤能的臣子也遍布朝廷。
    注释:汉文,指汉代的皇帝。道,指治国之道。贤相,指贤良的大臣。盈庭,指满朝。

  2. 求言何其切,当时得贾生。
    译文:我寻求意见非常迫切,当时的贾谊就是如此。
    注释:贾生,名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这里指贾谊在汉朝建立初期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

  3. 抗陈无所讳,少年而老成。
    译文:我在辩论时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虽然年纪轻但已很有经验。
    注释:抗陈,即辩论,指对某事进行公开讨论或争论。讳,忌讳,隐瞒。这里是说在辩论中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少年而老成,意指虽年轻但经验丰富。

  4. 惜哉遇合难,上书竟不听。
    译文:可惜啊,我遇到的人难以合作,我的建议始终得不到皇帝的重视。
    注释:遇合,指遭遇和相遇。这里比喻遇到合适的人。上,古代书信用语,指向皇帝进言。

  5. 去去勿复顾,坐看湘水清。
    译文:去吧去吧,不要再回头看了,让我静观湘水的清澈。
    注释:去去,离去的意思。勿复顾,不再回头。湘水,即湘江,位于今天的中国湖南省。

  6. 湘水自悠悠,哀哀痛哭声。
    译文:湘江的水依旧悠悠流淌,我独自悲伤地哭泣。
    注释:悠悠,缓慢流动的样子。哀哀,悲伤的样子。痛哭声,哭得很伤心的声音。

  7. 吊之竟何戚,千古一同情。
    译文:我为之哀悼究竟有什么悲伤,历史长河里人们对此都感同身受。
    注释:吊之,指哀悼死者或其遗志。竟何戚,到底有什么悲伤。千古一同情,意思是历史上的人们都为此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作品,通过对汉朝几位贤臣的描述及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贤臣悲剧命运的无奈叹息。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汉朝盛世的图画,同时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诗中“求言何其切,当时得贾生”描绘了贾谊在汉朝初年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而“抗陈无所讳,少年而老成”则展示了他不畏权威,敢于直言的勇气和成熟。这两处描写反映了汉朝时期的政治氛围和时代精神。

“惜哉遇合难,上书竟不听”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和无奈。他的上书虽被拒绝,但他的精神和抱负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个人遭遇和理想的坚持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更多地聚焦于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湘水自悠悠,哀哀痛哭声”以湘江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孤独。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吊之竟何戚,千古一同情”则是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共同悲悯,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咏史》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和他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同时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感情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