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阳帝子调黄钟,坐爱空山有来往。
昨朝宿雾隐飞来,自笑游踪何卤莽。
峡风忽讶失前津,浈水翻能汩归榜。
孤舟萍梗仰阴崖,敢以微躯触罔象。
夜深魂魄悸崩雷,便恐乾坤裂惊响。
群龙久困快一伸,火鬣朱鳞竞腾上。
地穷川岳疑变移,天远鬼神畏钩党。
岂知作剧向幽人,苦欲要遮纵欢赏。
晓披万瀑散晶明,烟放千林动萧爽。
芳春烂缦未过半,绝壁丹青划成两。
闲情留梦寄孱颜,冻雨为余洗怅惘。
殷勤更拟乞瑶笙,徐引回风送兰桨。
【注释】
禺阳:山名,在今广东。调黄钟:用黄钟乐器演奏。坐爱:坐卧都爱。往来:来去自如。昨朝:昨天早晨。宿雾:隔夜的云雾。自笑:反问自己笑什么。失前津:迷失了前进的道路。汩归榜:水声大作,船桨翻动。孤舟:孤独的小船。萍梗:漂浮的浮萍和草木。阴崖:山崖的北面。敢以微躯触罔象:不敢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罔象(神话中的怪兽)。惊响:雷声。群龙久困:很久没有活动了。火鬣朱鳞:红色的鱼鳍和鳞片。竞腾:争相向上。地穷川岳疑变移:大地尽头,江河山岳仿佛在移动。天远鬼神畏钩党:天边远处,鬼怪害怕钩陈之官。绝壁丹青划成两:山崖上红色画着两个圆圈。闲情留梦寄孱颜:把悠闲的心情寄托在瘦弱的容颜上。冻雨为余洗怅惘:寒雪淋湿了我怅惘的心情。
【赏析】
《阻风泊浈阳峡中夜大雷电晓起对雨》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作。此诗描写作者在旅途中遇风受阻,泊舟于浈阳峡中,夜观大电、雷声,黎明后雨霁,心情豁然而出的感慨。全诗构思新颖,笔力遒劲,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是宋诗的佳作。
首句起势不凡,“禺阳帝子调黄钟”,将禺阳帝子与黄钟乐器相联系,写出了禺阳帝子神韵,并暗寓出作者自己。第二句“坐爱空山有来往”则点题,表明作者是在空山之中乘舟游览。“昨朝宿雾隐飞来,自笑游踪何卤莽”,写昨夜的雾气已散,作者却依然自得其乐,游兴不减,反而觉得自己的行动粗率而冒昧。第三句“峡风忽讶失前津”,峡风忽然变得湍急起来,使作者感到迷失了前进的道路。第四句“浈水翻能汩归榜”,浈水翻涌,水流汹涌,使船的桨板翻飞不定。第五句“孤舟萍梗仰阴崖”,作者的小船像漂浮在浮萍和草木上的一片树叶一样,被水波荡漾,只能仰面望着山崖。第六句“敢以微躯触罔象”,作者不敢把自己的身躯当作罔象(即神话中的怪兽),以免受到惊吓。第七句“夜深魂魄悸崩雷”,夜深人静时,作者的魂魄被雷声震得心悸不安,好像要裂开似的。第八句“便恐乾坤裂惊响”,作者担心这雷声会撕裂天地间一切东西发出声响。第九句“群龙久困快一伸”,久受压抑的群龙终于得到了舒展的机会。第十句“火鬣朱鳞竞腾上”,红鳞火鬣的鱼儿纷纷从水中跃起,竞相向上腾飞。第十一句“地穷川岳疑变移”,大地尽头,江河山川仿佛都在移动。第十二句“天远鬼神畏钩党”,天边的神鬼都害怕钩陈之官。第十三句“岂知作剧向幽人”,哪里知道这是有意为难作者,故意制造出这样大的雷声,向幽静的人发难呢?第十四句“苦欲要遮纵欢赏”,苦于不能遮掩住自己的喜悦。第十五句“晓披万瀑散晶明”,破晓时分,只见万道瀑布晶莹闪烁。第十六句“烟放千林动萧爽”,山林中烟雾弥漫,树木摇动着,显得格外清爽。第十七句“芳春烂缦未过半”,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可是芳草仍茂盛繁密,没有凋零。第十八句“绝壁丹青划成两”,山崖上红色画着两个圆圈。第十九句“闲情留梦寄孱颜,冻雨为余洗怅惘”,闲情逸致寄托在消瘦的脸庞上,冻雨淋湿了作者怅惘的心情。第二十句“殷勤更拟乞瑶笙”,殷勤地请求吹奏瑶笙。第二十一句“徐引回风送兰桨”,“徐”指徐徐;“兰桨”,用木兰香木做的桨。意思是慢慢地引导着风,送着兰木制的桨。整首诗构思新颖,笔力遒劲,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是宋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