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裂冰纹响石渠,满天风雪困樵渔。
藏名何必逃吴市,高卧犹能读《汉书》。
巳向琴尊消岁月,无劳钟鼓飨爰居。
茅斋土锉炊烟冷,委巷谁来长者车。
【注释】
己亥冬:即乾隆三十九年冬。己亥为干支纪年法中六十甲子之一,与该年天干“庚”相合。
寒裂冰纹响石渠:寒冬时节,冰块开裂,发出声响。石渠,即石渠阁,在京城西苑内,是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
满天风雪困樵渔:满山遍野的风雪使得山上的猎人和打柴人都不能出来劳作了。
藏名:躲避世人的眼光。吴市:吴地市场,即南京。
高卧:悠闲自在地躺卧,指隐居生活。
巳向琴尊消岁月:已经消磨掉了岁月。巳时,中国古代时辰计时法中的一个时间段,约在13:00至15:00之间。琴尊,指古代的琴和酒器,借指清静闲适的生活。
钟鼓飨爰居:敲击钟鼓来款待那些居住在远方的人们。爰居,指远方的人或物,这里泛指远方的客人或客人居住的地方。
土锉炊烟冷:用土块做成的灶台冒出的炊烟已经很冷了。土锉,指用泥土烧制的炊具,如炉灶。
委巷:小巷、僻静处。长者车,指马车。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乾隆帝于己亥冬(乾隆三十九年)冬天在西苑内石渠阁的一次游览经历。诗中通过描绘京城冬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写京城西苑内的石渠阁因寒而结冰,冰面上响起水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次句写京城的风雪漫天,将山林中的猎人和打柴人全部困住,无法出来劳作。第三句写自己虽然身处京城,但并不逃避世人的眼光,而是过着清静闲适的生活。第四句写自己已经消磨掉岁月,享受着悠闲的时光。第五、六句写自己已经敲击钟鼓来款待那些居住在远方的人们,并用土块做成的灶台冒出的炊烟已经很冷了。最后一句写自己在京城的小巷里看到马车经过,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冬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