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东南来,吹堕双飞雁。
雁足字行行,读罢滋惭汗。
樗栎本庸材,翻作楩楠看。
追琢千琅玕,照眼宝光绚。
谷王量善下,齿牙随花灿。
置我九天上,青云伟顾盼。
念此不虞誉,坐起增永叹。
多谢拳拳意,后尘傥可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答陈芷云代简》。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好风东南来,吹堕双飞雁。
    注释:东南风吹来,仿佛将一对飞翔的大雁吹落了下来。这里的“东南”和“好风”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暖和的天气。大雁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用双飞雁来比喻朋友之间的友情。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 雁足字行行,读罢滋惭汗。
    注释:雁脚上的字迹一行行地写着,读完后感到惭愧出汗。这里的“雁足”指的是书信,而“字行行”则形容书信中的字迹清晰,内容详实。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阅读友人来信的情景,通过“读罢滋惭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感激之情。

  3. 樗栎本庸材,翻作楩楠看。
    注释:我本来是个平庸无奇的人,却被当作珍贵的木材看待。这里的“樗栎”和“楩楠”都是树木的名字,分别代表了普通的木头和珍贵的木材。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身份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被重视和认可的喜悦。诗人将自己比作普通的樗栎,而将他人比作珍贵的楩楠,这种反差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我反思。

  4. 追琢千琅玕,照眼宝光绚。
    注释:精心雕琢的千颗玉石,闪耀着像宝石一样的光辉。这里的“琅玕”是指美玉,而“宝光绚”则形容玉石闪烁的光芒。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玉石的美丽,通过“追琢千琅玕”和“照眼宝光绚”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5. 谷王量善下,齿牙随花灿。
    注释:就像山谷之王那样善于谦让,他的牙齿随着花朵绽放而灿烂。这里的“谷王”象征着谦虚和包容,而“齿牙随花灿”则形容牙齿洁白明亮,与花朵相映成趣。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谦逊和美德的重视。诗人将山谷之王的形象与自己的品质相比较,强调了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追求。

  6. 置我九天上,青云伟顾盼。
    注释:把我放到九重天上,让我的思绪在云端自由翱翔。这里的“九天”指的是天空的最高层,而“青云”则是形容云雾缭绕的天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通过将自己置于高处,诗人希望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实现内心的自由和抱负。

  7. 念此不虞誉,坐起增永叹。
    注释:想到这些不期而至的赞誉,我坐起来不禁长叹连连。这里的“不虞誉”意味着意外的称赞,而“永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赞誉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深刻思考。诗人在面对赞誉时,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忧虑,这种矛盾的情绪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8. 多谢拳拳意,后尘或可劝。
    注释:感谢你如此真诚的心意,希望你也能受到后人之劝诫。这里的“拳拳意”表示真挚的心意,而“后尘”则指后来的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够激励后人。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和影响的责任感。他感谢他人的善意,并希望后人能够从自己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教诲。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友情、道德、理想和命运等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