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学成就,聚首日靡短。
东人况善我,受托颇缱绻。
而父书云云,望汝意不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三年学成就”,三年,指从入太学到成童的三年时间。成童,周代八岁至十五岁为幼学,十五岁至二十岁为学童。这里指孔子在鲁国从政任官已满三年。
“聚首日靡短”,指孔子与弟子们聚会的日子是短暂的。
“东人况善我”,孔子自称其为人“性鄙”,但说别人好话时却毫不谦虚。
“受托颇缱绻”,说自己接受孔子委托做《春秋》这件事是很郑重其事的。
“而父书云云”,父亲来信如此说,“吾不子,非所望于汝”,可见孔子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又因孔子曾梦见周公,周公对他说:“商则罔,作则改,自后无咎。”孔子认为这很符合自己的心志,所以希望其子继承自己志向。
【答案】
聚首日靡短。东人况善我,受托颇缱绻。而父书云云,望汝意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