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
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
吾民被迫逐,待毙但僵坐。
其锋诚难争,善守抑犹可。
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
姑求振民气,申儆首媮惰。
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
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
试探囊底智,筹一不须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海藏楼杂诗》。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海藏楼杂诗

第一句

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

  • 东北:这里可能指的是北方边境地区,也可能是对某种局势或事件的隐喻。
  • 劫愈急:表示灾难或危机越来越严重。
  • 问策:咨询对策或寻求解决之道。
  • 及我:涉及或与我相关。

第二句

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

  • 楼前:在楼前设置(可能是作为装饰)。
  • 招片月:形容月光如细丝般轻柔,也比喻希望或理想。
  • 仗剑:持剑,象征英勇和决心。
  • 向辽左:向辽地(指东北地区)挺进或前进。

第三句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

  • 强邻:强大的邻国。
  • 久阻兵: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 跨海:跨越海洋。
  • 置遮逻:建立防线或障碍。

第四句

吾民被迫逐,待毙但僵坐。

  • 吾民:我们的民众。
  • 被迫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或国家。
  • 待毙: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 但僵坐:只能坐着等待,无法采取行动。

第五句

其锋诚难争,善守抑犹可。

  • 其锋: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势力。
  • :争取,竞争。
  • 善守:善于防守。
  • 抑犹可:仍然可以应对。

第六句

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

  • 杜回:指策略或行动的失误或失败。
  • 有时颠:偶尔会出错。
  • 食报:接受惩罚或结果。
  • 在魏颗:指历史上的魏颗。

第七句

姑求振民气,申儆首媮惰。

  • 姑求:姑且寻求。
  • 振民气:振奋民众的勇气和士气。
  • 申儆:警告和惩戒。
  • 首媮惰:首先懒惰懈怠的人。

第八句

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

  • 死灰:比喻即将被彻底消灭的事物或力量。
  • 傥复燃:或许再次燃烧。
  • 陆浑火:指陆浑地区的战火。

第九句

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

  • 人言:人们的看法或说法。
  • 柔胜刚:以柔克刚,即用柔和的方式战胜强硬的对手。
  • 精铁绵与裹:形容坚韧不拔,像精铁一样坚固且能够包裹住其他事物。

第十句

试探囊底智,筹一不须夥。

  • 试探囊底智:比喻深入了解情况的智慧。
  • 筹一不须夥:谋划只需要一个人就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问策”“仗剑”等动词,表达了作者的积极态度和勇气,而“死灰傥复燃”则寓意着希望和重生的可能性。整首诗情感丰富,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