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老凋零馀几辈,岁岁相逢向行在。
昨日传观绝笔辞,才思如涌元未退。
束缚蹉跎效小忠,兴亡遗恨想填胸。
哀荣论定嗟身后,毕竟君恩有始终。
【注释】
郭春榆:即郭熙,宋代画家。挽诗:悼念、赞颂死者的诗歌。诗老:诗人。元末明初的诗人。凋零:衰落、衰败。几辈:几代人。行在:皇帝所住的地方。向:面对。昨日传观绝笔辞:昨天看到郭熙写的遗书。才思如涌:文思泉涌,才华横溢。退:退出。束蹉跎效小忠:受拘束、被束缚而忠诚地为朝廷效力。小忠:小臣的忠诚。兴亡遗恨:为国家的兴盛和灭亡而感到遗憾。想填胸:想要填充胸膛。哀荣论定嗟身后:哀悼他的荣耀(指官位)并感叹其已去世。嗟身后:叹息他已离开人世。毕竟:终究。君恩:君主的恩惠。有始终:有始有终。
【赏析】
《郭熙挽诗》是一首悼念北宋画家郭熙的挽词。诗人通过吊唁之辞表达了作者对郭熙的崇敬和惋惜之情。
“诗老凋零余几辈,岁岁相逢向行在。”这是首联,意思是诗人已经年事渐高,而郭熙则仍然健在,两人相见的次数越来越少。
“昨日传观绝笔辞,才思如涌元未退。”这一句写郭熙临终前留下的遗书。郭熙生前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临终之前写下了遗书,文思如泉涌,才华依然没有减退。
“束缚蹉跎效小忠,兴亡遗恨想填胸。”第二句写郭熙一生都在受束缚,为了效忠朝廷而牺牲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为国家的兴亡深感遗憾,想要把这份遗憾全部都填满在自己的胸膛里。
“哀荣论定嗟身后,毕竟君恩有始终。”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作者对郭熙的哀怜以及对君主恩惠的感激之情。诗人认为郭熙的功绩已经被世人所承认,但他的遗愿却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感叹自己只能站在郭熙的身后为他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