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江户三十馀,芝荃二公深器余。
甲午一战曲在我,卷旗跋浪归舟俱。
年将七十忽重至,堂堂九原不可呼。
郎君持节正壮岁,重我视昔情尤殊。
翠松红叶照白发,残年残世同欷歔。
斗枢霞意语何巧,文采焜耀惊东隅。
高才名门贵风节,以义相厉吾岂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手法和表现的意境即可。
本诗开头两句写自己年轻时曾与汪衮甫同游江户,二人受到芝荃二公的器重。“芝荃二公”指当时权臣,诗人自谦说:“芝荃二公深器余”,可见诗人的谦虚和对时政的清醒。第三、四句说自己在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而对方却战败归顺了清朝,所以作者感叹:我年近七十又重新来到这地方,可是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已经不在了。“九原”是死者埋骨之地,“不可呼”即不能呼唤。这里暗含诗人对自己功业未遂、人生已晚的悲凉之感。
五、六句写诗人当年年轻气盛,有志于天下大业,而今年将七十,忽然又回到这个繁华的地方来了,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堂堂”是壮健的样子,“不可呼”意谓无法呼唤,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怀,也透露出他晚年的寂寞和无奈。
七、八句写友人汪衮甫现在正当盛年,正像自己当年的壮志未酬一样,诗人对他寄予厚望,并表示自己仍然非常看重昔日情谊。“郎君”是对自己儿子的称呼,此处指友人之子,称其为“郎君”,足见两人友情之深厚。
九、十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翠松红叶”形容景色美丽,“照白发”是说友人的头发都白了,而自己依然如故。“残年残世”是说自己一生坎坷不平,而友人现在却很顺利。
十一、十二句写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才华不减当年,而友人却正值壮年,二人相互勉励。“斗枢霞意”是比喻友人的文才如同天上的云霞一般绚丽多姿,光彩耀人;“以义相厉”意思是用道义来互相激励。
十三、十四句写自己虽受朋友尊敬,但决不因自己的地位而骄傲自满。“高才明门”是指自己出身名门望族,“贵风节”是说自己重视气节。“以义相厉”意思是用道义来互相激励。
十五、十六句写自己虽然受朋友敬重,但决不因自己的年龄而感到惭愧。“翠松红叶”是比喻友人的文采,“残年残世”是说自己一生坎坷不平,而友人现在却很顺利。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功名不显、人生坎坷,但并不因此而惭愧。
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受到朋友敬重,但绝不因此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因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官位不高,但是自己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所以仍然能够为国家效力。
【答案】
寄汪衮甫
昔游江户三十馀,芝荃二公深器余。
甲午一战曲在我,卷旗跋浪归舟俱。
年将七十忽重至,堂堂九原不可呼。
郎君持节正壮岁,重我视昔情尤殊。
翠松红叶照白发,残年残世同欷歔。
斗枢霞意语何巧,文采焜耀惊东隅。
高才名门贵风节,以义相厉吾岂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