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
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闲数十里。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
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
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
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在光化二年(897年)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宿日光山半米屋湖楼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
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闲数十里。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
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
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
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注释:

  1. 宿日光山半米屋湖楼:在光山的半米屋湖楼住宿。
  2.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我刚从万山底部走来,眼前看到的岩石非常高耸而陡峭。
  3. 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闲数十里:谁知道在树林的尽头透出湖水的光芒,水面平静山峦闲适有几十里长。
  4.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站在高楼临着水面,欣喜地小憩一会儿;微细的小雨掠过湖面,云彩正开始飘起。
  5. 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又在云层缝隙露出奇异的山峰,这山峰好像要插入天空一样。
  6.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凌晨时划船离开湖面,清晨的阳光破寒而出特别令人高兴。
  7. 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霜染的枫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太阳失去了光芒谁能不眷恋你呢?
  8.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雨水润泽的青山、青色的崖壁、碧绿的殿堂,老叟不肯追随富商巨贾的穷困父子。
  9. 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心中像晴空和雨后一样变幻莫测,不要因品尝美食而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贾至游览光山湖楼时的景象。首句“我适来从万山底”表现了诗人刚来到万山脚下的情景;“目极巉岩高未已”则展示了他目力所及之处的峭岩之高峻。接着,“谁知林际透湖光”“晓日破寒殊可喜”,描述了诗人在湖边看到山林间的湖光和初升的朝阳所带来的惊喜之情。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诗人站在高楼上观赏湖光山色,并享受着湖面的宁静和云雾的变化。然后,诗人转向自然景观,“复于云罅露奇峰”,描写了云雾中的山峰如何突出,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压楼插天此何理”和“使日无光谁恋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认为,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是如此的自然和奇特,以至于人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们的美丽。而在早晨的阳光下,这些山峰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让人为之倾倒。

最后两句“霜枫耀眼与日争”和“余味莫矜茶饭美”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简单和宁静,不再追求世俗的美,而是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