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初度已清明,阴雨连旬尚未晴。
麦饭纸钱人上冢,提壶布谷鸟催耕。
可怜柳絮飞仍坠,又值秧针插未成。
为祝东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误苍生!
年华初度已清明,阴雨连旬尚未晴。
麦饭纸钱人上冢,提壶布谷鸟催耕。
可怜柳絮飞仍坠,又值秧针插未成。
为祝东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误苍生!
诗词解读
- 诗句释义:
- “年华初度已清明”:指清明节刚过,春天的节气已经来临。这里的“初度”指的是春季开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与天气转暖、植物生长有关。
- “阴雨连旬尚未晴”:连续数周的阴雨天气还未结束。这句描述了一种持续的天气状况,给人以连绵不散的感觉。
- “麦饭纸钱人上冢”:用麦饭做成的纸钱用于祭祀,人们在墓地上祭拜。这里描绘了传统的扫墓习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 “提壶布谷鸟催耕”:提着水壶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催促农民播种耕作。这句诗通过动物和声音的描写反映了农民在农忙季节的辛勤和期待丰收的心情。
- “可怜柳絮飞仍坠”:春风吹起的柳絮飘然落下,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反映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自然变化的美好。
- “又值秧针插未成”:正值插秧时节,但秧针尚未完全插入泥土。这句诗表达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以及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观察。
- “为祝东皇香自爇”:为祈求东皇大帝保佑而点燃香火。东皇大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农业神的代表,此处强调了对丰收的祈愿。
- “莫教物候误苍生”:不要因为自然的气候变化误了人们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 翻译:
- 一年之初已经过了清明,阴雨绵绵了数周却仍未停歇。
- 用麦饭制成的纸钱用来祭祀祖先,人们在墓地上祭拜。
- 提水壶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催促农民播种,忙碌在田野之间。
- 看着柳絮在空中飞舞然后落地,感叹着自然的变化之美。
- 正当插秧的季节,但秧苗尚未全部种植完成。
- 为了祈求东皇大帝保佑而焚烧香料,祈祷风调雨顺,确保粮食丰收。
- 请不要让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 关键词解释: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天的开始。
- 阴雨连旬:连续数周的阴雨天气,没有放晴的迹象。
- 麦饭纸钱:用小麦做成的纸钱,用于祭拜和纪念。
- 人上冢:前往墓地祭拜已故亲人。
- 布谷鸟催耕: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来鼓励农民开始耕种。
- 柳絮:春季常见的植物种子,随风飘散。
- 秧针插未成:描述插秧的过程,但还未完成。
- 香自爇:点燃香料,表示祈福或敬神。
- 东皇大帝:道教中的天帝之一,主管农业和丰收。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诗人不仅记录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还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传统习俗的反映,这首诗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