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化铜山作铁钱,一文偿十百偿千。
度支已告脂膏竭,阿堵无殊品质悬。
如此六州真铸错,可怜九府欲通权。
从今万选何人重,却对泉刀一黯然。

【注释】

竟:竟然

铁山:指代铜钱。

一文偿十百偿千,形容铁钱的面额大

度支:财政支出。

阿堵:指钱

六州:指代六州的铸币厂。

九府:指代九个州的铸币厂。通权:流通权。

却对泉刀一黯然:面对钱币的刀,感到惆怅。黯然:失意、沮丧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货币贬值的愤慨之作。诗中的“一文偿十百偿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铁钱的贬值现象。作者认为,当时的财政状况已经严重到了无法维持下去的地步,而政府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危机。相反,他们仍然在追求高利的铸币,使得货币的价值进一步被高估。这种状况不仅导致了经济的崩溃,也让人们对于未来的前景感到绝望。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经济问题的批评,更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