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惠爱遗,馨香始报未嫌迟。
竞传循吏堪留传,为记前尘倍去思。
一代名尊司户竹,千秋泪坠岘山碑。
可知直道人心在,召杜应为后起师。
司马薛耘庐
四十年来惠爱遗,馨香始报未嫌迟。
竞传循吏堪留传,为记前尘倍去思。
一代名尊司户竹,千秋泪坠岘山碑。
可知直道人心在,召杜应为后起师。
注释:
- 惠爱遗:指恩泽被遗忘。
- 馨香始报:比喻感恩之心,始于微小的恩惠。
- 竞传:争相传颂。
- 循吏:指遵守法律、公正执法的官员。
- 为记:为了记住。
- 司户竹:司户即司户曹,主管户籍事务的官吏。
- 千秋:形容岁月悠久。
- 岘山碑:指岘山刻有诗人杜甫的《登高》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 直道:正直的品行。
- 召杜:指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杜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曾经施以恩惠的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诗中用“四十年来惠爱遗”,说明这份恩惠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诗人仍然铭记在心。接着,诗人称赞那位恩人“馨香始报未嫌迟”,表示他的恩情虽然已过去很久,但诗人始终没有忘记,并且一直心存感激,不嫌迟。
诗人描述了那位恩人的成就和影响,“竞传循吏堪留传”,意思是说这位恩人作为循吏(遵守法律、公正执法的官员),其事迹和精神值得后人传颂。同时,诗人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份回忆,“为记前尘倍去思”,表示自己为了纪念这段往事,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诗人提到了这位恩人的崇高地位,“一代名尊司户竹”,意思是说这位恩人在当时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司户官,他的地位崇高,如同竹子一样挺拔。
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的人事变迁,“千秋泪坠岘山碑”,意思是说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英雄豪杰的故事,但他们的事迹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岘山之碑上记载着他们的名字。而诗人则感叹自己的情感和记忆,“可知直道人心在”,意思是说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那些坚持正义、坚守原则的人,他们的心志仍然存在。
诗人发出了号召,“召杜应为后起师”,意思是说现在需要像杜甫这样的人物来继承和发扬这种正直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