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短非凭自主持,何须祷祝望期颐!
古而不死人何在,生可长延我岂辞。
酒进艾蒲难益寿,文成屈宋亦谀词。
得瓜得豆分明判,只此心田雨露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紧扣选项,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此诗为七律,全诗八句,首联“明年五月为七十生辰,先期示儿子”,点明写诗缘由;颔联“修短非凭自主持,何须祷祝望期颐”表达了诗人不向命运低头的豪迈气概;颈联“古而不死人何在,生可长延我岂辞”,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尾联“酒进艾蒲难益寿,文成屈宋亦谀词”,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夷。
【答案】
【注释】
①七十:指七十岁。
②先期:事先告知或表示预先约定。
③期颐:指八十岁。
④修短:人的寿命长短。
⑤祷祝:祈求神灵保佑。
⑥何:怎么、如何。
⑦期颐:指百岁老人。
⑧屈宋:指屈原、宋玉。
⑨得瓜得豆分明判:比喻是非清楚,有分晓。
⑩雨露滋:喻恩泽润泽、滋润。
【赏析】
首联是说作者年届七十七,即五十三岁时,他已为自己六十大寿而准备着,并提前告知儿媳准备寿宴。
颔联是说作者认为人的生命长短并不取决于自己,因此用不着去祈求神灵的保佑。即使到了百岁高龄,也不足为奇。作者以“修短”与“期颐”对比,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颈联是说古人如屈原、宋玉等人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的才华和精神却永远存在。因此活着的人只要努力追求,是可以活得长久的。这里的“长延”,既是指长寿,也可以理解为延续自己的志向。
尾联意思是说:酒可以助兴,但并不能延长生命;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使人生增寿百岁,因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虚妄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