袯襫耰锄尚未亲,谁为琴剑太平民?
莫疑恤纬非关己,窃恐䑛糠累及身。
沟洫已枯频待泽,桔频才歇又生尘。
吾儒岂有回天力,只自忧煎作杞人。

注释:

袯襫耰锄尚未亲,谁为琴剑太平民?

莫疑恤纬非关己,窃恐䑛糠累及身。

沟洫已枯频待泽,桔频才歇又生尘。

吾儒岂有回天力,只自忧煎作杞人。

译文:
我穿着布衣耕种田间,还没有亲眼见到太平的景象。
不要怀疑忧虑与自己无关,我恐怕自己的忧虑也会连累到身上。
沟渠已经干枯了,等待雨水的滋润;庄稼已经收割完了,又开始播种新的尘土。
我们这些儒家学者难道有能力改变这个局面吗?只能独自忧愁,就像杞国人一样担心天会塌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古喻今,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诗中“袯襫耰锄”一句展现了诗人勤劳朴素的形象,而“谁为琴剑太平民?”则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焦虑。

诗人用“莫疑恤纬非关己,窃恐䑛糠累及身。”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担忧和不安。这里的“恤纬”指的是关心天下百姓的福祉,而“䑛糠”则是一种谷物,用来比喻百姓的生活。诗人担心自己的忧虑会影响到自己,就像一粒谷物被灰尘覆盖后会影响它的生长一样。这种担忧和忧虑不仅来自于个人,更来自于整个社会。

诗人以“吾儒岂有回天力,只自忧煎作杞人。”收尾,表达了自己对于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只能像杞国人一样忧虑,而不是去努力改变。这种无力感和悲观情绪,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哀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