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英才愿未偿,饥驱无力赴名场。
长途屡蹶蹉羸马,修脯无多渐饩羊。
挟策能伸三寸舌,忧时空结九回肠。
匡庐啸咏终何补?
恐有旁人笑汝狂!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卓荦英才愿未偿,饥驱无力赴名场。
- 卓荦:卓越、杰出
- 英才:才能出众的人
- 愿未偿:愿望尚未实现
- 饥驱:饥饿驱使
- 无力赴名场:没有力气参加科举考试
第2句:长途屡蹶蹉羸马,修脯无多渐饩羊。
- 长途屡蹶:在长途旅行中多次跌倒
- 蹶:摔倒
- 蹉羸马:让瘦弱的马跌倒
- 修脯无多:吃的饭食不多
- 渐饩羊:逐渐吃羊
第3句:挟策能伸三寸舌,忧时空结九回肠。
- 挟策:拿着书卷
- 能伸三寸舌:能够用三寸之舌说服人
- 忧时空结九回肠:忧愁时常常让人肝肠寸断
第4句:匡庐啸咏终何补?恐有旁人笑汝狂!
- 匡庐:庐山
- 啸咏:吟诗作赋
- 终何补:有什么用呢
- 恐有旁人笑汝狂:恐怕有人嘲笑你太狂妄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对其友人寄赠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惋惜和同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朋友在旅途中的艰辛以及内心的忧虑和痛苦。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担忧,担心被人嘲笑为狂妄自大。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