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感慨寓诗中,怨恨春江起战风。
触景生情今昔异,衰年不与壮年同。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写作背景的把握,注意结合注释分析诗人情感、思想主旨,并结合注释分析诗人情感、思想主旨。

【答案】

示例一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征英雄末路之胸怀。

译文:壬申日我在上海看到报纸上说吴佩孚在故乡蛰居,看到这景象我感触很深,于是写诗八首表达我的感慨之情,这足以证明吴佩孚是个英雄末路的英雄。

注释:壬申:阴历七月十五日,即重阳节。沪报:上海的报纸;吴佩孚:当时任直系军阀总司令的著名军事家,曾一度被推举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但不久就脱离了国民革命军;蛰居:隐居在家;感伤:伤感;时局:局势。

赏析:作者因吴佩孚蛰居而触发感慨,用自己作比,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关心和忧虑。

示例二

平时感慨寓诗中,怨恨春江起战风。

译文:平常时候的感慨都寄托在诗中,因为江上起雾,所以怨恨春江起了战斗的风浪。

注释:平时:平日、平常的时候;怨:抱怨;恨春江:埋怨春天的江上起了战风。

赏析:作者借春江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示例三

触景生情今昔异,衰年不与壮年同。

译文:看到眼前的景象触动了我内心的情感,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衰老的年龄不能像壮年那样。

注释:触景:触景生情:看到眼前的景象而引发的感情;衰年:指年纪老了;不与:不如;壮年:壮年时期,指壮年时期的人。

赏析:作者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情况,感叹时光飞逝、人事变迁,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