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耳淋浪雨,黄昏不住声。
银镫微焰淡,布被嫩寒生。
𣽅𣽅檐承溜,沈沈柝转更。
去霉熏艾蒳,煨药响炉铛。
梅豆将黄熟,苔斑已碧盈。
瓦跳珠错落,阶触玉瑽琤。
遥想田渠满,还知港涨平。
溪边闲立钓,陇上苦锄耕。
石燕衡云拂,林鸠绕屋鸣。
麦畦藏雊雉,柳岸歇啼莺。
似此连朝霔,难教十日晴。
我愁如草长,点滴梦频惊。
夜雨十二韵
彻耳淋浪雨,黄昏不住声。
银镫微焰淡,布被嫩寒生。
𣽽𣽽檐承溜,沈沈柝转更。
去霉熏艾蒳,煨药响炉铛。
梅豆将黄熟,苔斑已碧盈。
瓦跳珠错落,阶触玉瑽琤。
遥想田渠满,还知港涨平。
溪边闲立钓,陇上苦锄耕。
石燕衡云拂,林鸠绕屋鸣。
麦畦藏雊雉,柳岸歇啼莺。
似此连朝霔,难教十日晴。
我愁如草长,点滴梦频惊。
注释:
- 彻耳淋浪雨:彻耳,形容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觉;淋浪,大雨倾盆的样子。
- 黄昏不住声:黄昏时分,天色已晚,但雨声仍旧不断。
- 银镫微焰淡:银镫,古代的一种灯具;微焰,微弱的火焰。
- 布被嫩寒生:布被,用粗布做的被子;嫩寒,指被子上的寒气。
- 𣽽𣽽檐承溜:𣽽𣽽,雨水滴落的声音;檐承溜,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
- 沈沈柝转更:沈沈,声音低沉;柝,古代用来报时的铜器;转更,换班。
- 去霉熏艾蒳:去霉,消除霉味;熏艾蒳,用艾叶熏制的东西来驱除霉气。
- 煨药响炉铛:煨药,煮药;响炉铛,煮药时发出的声音。
- 梅豆将黄熟,苔斑已碧盈:梅豆,一种植物;黄熟,成熟;苔斑,苔藓的颜色;碧盈,形容苔藓的颜色翠绿。
- 瓦跳珠错落,阶触玉瑽琤:瓦跳,瓦片因雨而跳跃;珠错落,珍珠般错落有致;阶触,踩在台阶上感觉;玉瑽琤,玉石般的响声。
- 遥想田渠满,还知港涨平:遥想,遥望;田渠,田间的水道或渠道;港涨平,港口水位上涨。
- 溪边闲立钓,陇上苦锄耕:溪边,河边;闲立钓,悠闲地钓鱼;陇上,山坡上;苦锄耕,艰苦地耕作。
- 石燕衡云拂,林鸠绕屋鸣:石燕,燕子停留在石头上;衡云,横卧的云彩;绕屋鸣,鸟儿绕着房子飞翔。
- 麦畦藏雊雉,柳岸歇啼莺:麦畦,麦田的边沿;雊雉,野鸡的叫声;柳岸,柳树旁边的岸边;歇啼莺,鸟儿停歇啼叫。
- 似此连朝霔,难教十日晴:似此,如此;连朝霔,连续好几天的降雨;难教,难以让天放晴。
- 我愁如草长,点滴梦频惊:我愁,我的忧愁;如草长,就像草一样不断增长;点滴梦频惊,梦中的忧愁像雨点一样频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雨》诗作之一。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开头两句“彻耳淋浪雨,黄昏不住声”直接描绘了夜晚大雨滂沱的情景。”彻耳”形容雨声之大,仿佛能穿透耳朵;”淋浪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猛烈地倾泻而下的场景。”黄昏不住声”则表达了夜深人静之时,雨声依旧绵绵不绝的意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银灯、布被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夜雨中的温馨氛围。”银镫微焰淡”描述了灯光暗淡却依旧温暖的情景;”布被嫩寒生”则传达了夜雨给人们带来的一丝凉意。这些细节描写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𣽽𣽽檐承溜”、“沈沈柝转更”等词汇描绘了雨势渐小、夜深人静的宁静时刻。”𣽽𣽽檐承溜”形象地描绘了雨水顺着屋檐滴落的声音;”沈沈柝转更”则表现了时间推移中夜更深、钟声敲响的节奏。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夜晚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几行,诗人通过对田野、溪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去霉熏艾蒳”、”煨药响炉铛”等诗句中,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农民们利用自然物进行防疫、治病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对麦畦、柳岸等田园风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陆游的《夜雨》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与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