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窦云根,飞洒自天半。
初如匹练下,触石遂零乱。
飘萧恍雨霰,隐约冒苔藓。
雾气幂虚亭,霏微著几案。
潭底无定珠,东西湿遥岸。
客游凉素里,屡欲衣裳换。
失口讶垂虹,惊风忽中断。
雷霆乍砰击,琴筑复疏散。
谁喷冰雪怀,高唱接云汉。
太白今则遥,翘首再三叹。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给出对应的译文,接着对关键词进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每句诗的注解和赏析都一一对应。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观瀑
- 诗句:灵泉窦云根,飞洒自天半。
- 译文:灵泉的水从山洞流出,如同瀑布般高高悬挂于半空。
- 注释:“灵泉”指的是山中清澈见底的泉水,“窦云根”可能是指山洞中的水流经过石头时形成的洞穴。
- 初如匹练下,触石遂零乱。
- 译文:刚开始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一样落下,触到石头后就立刻变得零乱了。
- 注释:“匹练”形容瀑布流下的水像一匹白绢,“零乱”意味着瀑布落下时溅起的水花四散。
- 飘萧恍雨霰,隐约冒苔藓。
- 译文:飘飘扬扬的像是雨后飘洒的雪花,隐约间还能看见苔藓点缀。
- 注释:“飘萧”形容瀑布下落时的声音,“恍惚”表示模糊不清,“雪霰”即雪花状的冰粒。“苔藓”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绿色植物。
- 雾气幂虚亭,霏微著几案。
- 译文:雾气弥漫在亭子里,轻轻覆盖在几案上。
- 注释:“幂”意为覆盖,“虚亭”可能是指亭子的顶部有洞或者结构较为松散,可以形成云雾环绕的景象。
- 潭底无定珠,东西湿遥岸。
- 译文:潭底没有固定的珍珠,水珠四处流淌,湿润了遥远的岸边。
- 注释:“无定珠”形容水面上的水珠不断移动,“东西湿遥岸”描绘出水流带来的湿润影响范围广泛。
- 客游凉素里,屡欲衣裳换。
- 译文:游客在清凉的山谷里游览,多次想要更换衣服来适应这种凉爽。
- 注释:“凉素里”可能是指气候清爽的地方,“衣裳换”说明这里的天气让游客感到不适。
- 失口讶垂虹,惊风忽中断。
- 译文:突然开口赞叹那悬在天上的彩虹,一阵风吹过却让它忽然中断了。
- 注释:“垂虹”是指彩虹,“失口讶”可能是形容某人惊讶的语气,“惊风”则是指突如其来的狂风。
- 雷霆乍砰击,琴筑复疏散。
- 译文:突然之间雷霆轰鸣,琴筝乐器也随风而散。
- 注释:“雷霆”形容雷声巨大,“乍砰击”可能是指雷声突然响起,“琴筑”指琴筝等乐器,“复疏散”表示这些乐器被风吹得四处飘散。
- 谁喷冰雪怀,高唱接云汉。
- 译文:谁在吹奏着像冰雪一样纯净的音乐,高歌迎接天空中银河的降临。
- 注释:“喷冰雪”形容音乐或歌声清冽如冰雪一般,“高唱接云汉”则可能是说歌声嘹亮地迎接天空中银河的到来。
- 太白今则遥,翘首再三叹。
- 译文:现在的太白星(金星)已经遥远,我抬头望着星空不停地感叹。
- 注释:“太白”是金星的古称,“今则遥”表示现在金星离我们很远了,“翘首”是仰望的意思,“再三叹”表示作者对此景象的深深感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瀑布、彩虹、雷电、音乐等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宇宙无限奥秘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