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
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蒙。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
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
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
孤城烟井出隐隐,平畴禾黍空离离。须臾雾净四山出,恍开青眼留诗客。
天外雨峰横白波,树里一江流落日,日暮倚楼歌醉歇,主人再劝金叵萝。
海霞孤飞照衣紫,云峰斗起争嵯峨。一峰蜿蜒黑蛟走,一峰蜷局眠苍狗。
一峰未平一峰变,此时山楼别有见。大江之前无数山,浓蛾失影明镜寒。
何人铁笛唤山月,一声吹出苍茫间。我呼山灵揖海若,尔汝千年何寂寞。
何不飞来共我醉,此楼楼上醉眠梦。涉沧洲,凌五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见山楼即席醉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
释义与译文:
- 空中的绿色云彩突然破碎,散落成无数山峰,它们的颜色如同翡翠一样碧绿。
- 虽然你的居所位于繁华的都市中,但它并不位于山川之中;但你却能够与周围群山的青翠相映成趣。
注释:
- “绿云”:形容天空中的白云如绿色的云朵。
- “君楼”: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住所。
- “诸山翠相对”:周围的山色翠绿相衬。
第二首: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蒙。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
释义与译文:
- 从东南方向望去,连绵的山脉如同一道长虹横贯天际。
- 西山巍峨壮观,宛如支撑天地间的一片巨无霸的宇宙。
- 北山陡峭直立,高耸入云,仿佛是一道天堑。
- 石帆矗立于海东边,显得十分壮观。
注释:
- “排长虹”:形容山势如同长虹横贯天际一般宏伟壮观。
- “鸿蒙”:神话传说中的世界,这里比喻无边无际的天地。
- “倚天堑”:形容北山的高峻险要,像是一座天然的屏障。
- “沧海东”:大海在东方,此处用来形容石帆矗立之处。
第三首: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
释义与译文:
- 有人将一幅半边的吴江水景剪裁下来,悬挂在高楼的碧窗之上。
- 楼上有仙人整天悠闲度日,他坐在栏杆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并排列着床榻。
注释:
- “吴江水”:指吴地的江河,这里代指江南地区的风景画或自然景色。
- “碧窗”:指彩色的窗户,通常用以描绘窗外美景。
- “列床几”:在床上排列着床榻,可能是为了欣赏窗外的风景而特意准备的。
第四首: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
释义与译文:
- 有时我放声吟诵诗歌也挥笔疾书,那时山雨和江涛都奔涌在我的腕下。
- 我偶尔来到这座城时天色昏暗,一阵槐树的风吹动在轩窗前。
注释:
- “放吟”和“疾书”:表示诗人时而吟诗作赋,时而挥笔书写。
- “奔腕底”:形容江雨或山涛汹涌澎湃,冲刷到手腕以下。
- “偶值”:偶然遇到的意思。
- “天晦”:天色昏暗,指阴天或下雨的日子。
- “槐风飒飒”:形容微风凉爽,槐树的叶子随风沙沙作响。
第五首:孤城烟井出隐隐,平畴禾黍空离离。须臾雾净四山出,恍开青眼留诗客。
释义与译文:
- 孤立的城池中,烟雾缭绕的井口隐约可见。
- 平原上稀疏分布的庄稼,显得空旷而凄凉。
- 忽然间云雾散去,四座山峰逐渐显露出来。
- 恍然间,好像开启了诗人的双眼,留下了一位诗客的身影。
注释:
- “孤城”:一个孤立的城池,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历史背景。
- “烟井”:指笼罩着轻烟的井口,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平畴禾黍空离离”:田野广阔但稀疏,庄稼长得不茂盛,显得孤独凄凉。
- “恍开青眼”:形容云雾消散后,诗人看到了清晰的景色。
- “诗客”:泛指文人雅士,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第六首:天外雨峰横白波,树里一江流落日,日暮倚楼歌醉歇,主人再劝金叵萝。
释义与译文:
- 天外的山峰上挂着一条瀑布,就像白色的波浪。
- 在树林里流淌着一条河流,夕阳西下的时候它变得明亮起来。
- 太阳落山了,我在楼上唱歌休息,主人又劝酒给我。
注释:
- “天外雨峰”:形容山峰上挂着瀑布的景象。
- “白波”:白色的波浪,可能是指瀑布的水汽形成的白色泡沫。
- “树里一江”:形容河流在树林里的蜿蜒流动。
- “流落日”:夕阳下的河流显得特别明丽和宁静。
- “金叵箩”:一种古代的饮酒器具,这里用来指代美酒佳酿。
第七首:海霞孤飞照衣紫,云峰斗起争嵯峨。一峰蜿蜒黑蛟走,一峰蜷局眠苍狗。
释义与译文:
- 海中的彩霞独自飞翔,映照着紫色的衣服;
- 云端上的山峰相互争斗,显得非常雄伟。
- 一座山峰弯曲延伸似黑色蛟龙般游走;
- 另一座山峰则蜷曲静卧,好似一只沉睡的大狗。
注释:
- “海霞”:海面上飘来的彩霞,常被比作女子的衣裳。
- “云峰斗起”:形容云层之间的较量和竞争,形成壮观的景象。
- “嵯峨”:形容山峰高耸、陡峭的样子。
- “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黑蛟”:比喻山体弯曲盘旋;“苍狗”:一种山岳动物,这里用来比喻山峦的形态。
第八首:一峰未平一峰变,此时山楼别有见。大江之前无数山,浓蛾失影明镜寒。
释义与译文:
- 一座山峰还没有完成另一座已经发生了变化;
- 此时站在山上可以观赏到不同的风景,有一种别样的视觉感受。
- 在大江之前有无数的山峰,那些山峰像是浓密的蛾子消失在了远方;
- 远处的山峰在清澈明亮的镜子中失去了踪影,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 “一峰未平一峰变”:一座山峰尚未完工时另一座已经改变了形状。
- “浓蛾失影”:“浓蛾”比喻山峰密集;“失影”则形容山峰消失在远处。
- “明镜寒”:形容江水清冷如镜,映照出山峰的清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