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东郊望,萧条物候非。
云连山一色,木落雁同飞。
岁月愁中促,音书天末稀。
感时情不极,惆怅返柴扉。

解析:

诗句解读:

  1. 偶向东郊望,萧条物候非。
  • “偶”: 偶然,不期然的意思。
  • 东郊: 指方向或地点,具体地指向东边的郊外地区。
  • 萧条物候非: 萧条的景物和季节。物候是指自然现象在一年中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如植物开花、落叶等;此处表达的是季节已至深秋,万物凋零的景象。
  1. 云连山一色,木落雁同飞。
  • “云”: 天空中的云朵。
  • 连山一色: 山与云的颜色融为一体,形成一片统一的色彩。
  • “木落”: 树叶落下,树木开始进入秋天的状态。
  • “雁同飞”: 大雁因季节迁徙,此处形容大雁也伴随着树叶的落下一同南飞。
  1. 岁月愁中促,音书天末稀。
  • 岁月愁中促: 岁月过得很快,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
  • 音书天末稀: 远方传来的消息很少,说明通信不便或者联系困难。
  1. 感时情不极,惆怅返柴扉。
  • “感时”: 对当前时代或情况有所感触。
  • “情不极”: 感触之情未能完全表达或释放出来,有未尽之意。
  • “柴扉”: 用木头搭建的门,通常用于乡村或简陋房屋,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住所。
  • “惆怅”: 感到失落、不快乐。
  • 返回柴扉: 回到住处的动作,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或内心的孤独、寂寞。

译文:

偶尔向东郊望去,
萧条的物象和时节已不同。
云层连绵,山峰被染成同色,
树上叶子落了,大雁也随之飞行。
年华匆匆逝去令人感伤,
远方的消息稀少难得听闻。
感慨时光流逝无法尽述,
我独自返回简陋门扉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偶向东郊望”,点明诗人在某一时刻向郊外张望。第二句”萧条物候非”,描绘了萧瑟的秋景。第三四句通过”云连山一色,木落雁同飞”展现了一幅秋意浓重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后四句以”岁月愁中促,音书天末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两句”感时情不极,惆怅返柴扉”,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