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晦乾坤户,迷方何去从。
禅枝迎怖鸽,钵水候眠龙。
铁浴兵前雨,铜崩劫后钟。
灵山殊未散,清夜礼金容。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冥晦乾坤户,迷方何去从。
“冥晦乾坤户”指的是天地间的门户,这里指佛阁的门,象征着进入佛阁后的神秘与深邃。“迷方何去从”则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

禅枝迎怖鸽,钵水候眠龙。
“禅枝迎怖鸽”描绘了佛阁中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钵水”是指佛家常用的供物,“怖鸽”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修行者的内心恐惧或烦恼。“钵水候眠龙”则是说在佛阁中修行,如同等待一条沉睡的巨龙醒来,象征着修行者的耐心和坚持。

铁浴兵前雨,铜崩劫后钟。
“铁浴兵前雨”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铁骑冲锋的场景,“铜崩劫后钟”则可能是描述战后重建的情景,或者是指寺庙中的钟声在战乱后依然回荡。这里的“铁浴”和“铜崩”都是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灵山殊未散,清夜礼金容。
“灵山殊未散”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宗,认为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尚未消散,人们可以在那里得到救赎。“清夜礼金容”则描绘了一个清净的夜晚,修行者在礼佛时恭敬地供养佛像。这里的“金容”是指佛像的金色面容,象征着神圣和庄严。

注释:

  • 冥晦:昏暗不明。
  • 乾坤户:天地之间的门户。
  • 迷方:迷失方向。
  • 禅枝:佛家的禅悟之意。
  • 怖鸽: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内心的恐惧或困扰。
  • 钵水:佛教中的一种供物,象征纯净。
  • 钟:寺庙中的钟声,象征佛法的教诲。
  • 灵山:佛教中的象征净土,即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
  • 清夜:夜晚的平静时刻。
  • 礼金容:在佛前礼拜,恭敬供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广陵登福缘佛阁的景象和氛围进行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宁静、虔诚和智慧。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修行者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超脱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