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兵每叹白人头,况复艰危历九秋。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
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

【诗句释义】

  1. 发兵(出兵)每叹白人头,况复艰危历九秋。
    注释:每次出兵都感叹士兵们的头颅被鲜血染红,更何况在这艰难困苦之中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了。
  2.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注释:“比景”指的是边疆的景色,“澜沧”是地名,这里指云南地区。如果能够看到内地的景象,就能免除对边疆的忧愁。
  3.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
    注释:朝廷还没有批准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请求,因此不能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官员来任用。国家的重臣们也难以像海鸥那样自由地飞翔。
  4. 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
    注释:我们叹息祖先们的宏伟蓝图已经无法实现,因为西南地区容易被敌人所占领,从而导致国家的命运受到影响。
  5. 发兵每叹白人头,况复艰危历九秋。
    译文:每次出兵都感叹士兵们的头颅被鲜血染红,更何况在这艰难困苦之中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了。
  6.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译文:如果能够看到内地的景象,就能免除对边疆的忧愁。
  7.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
    译文:朝廷还没有批准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请求,因此不能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官员来任用。国家的重臣们也难以像海鸥那样自由地飞翔。
  8. 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
    译文:我们叹息祖先们的宏伟蓝图已经无法实现,因为西南地区很容易被敌人所占领,从而导致国家的命运受到影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戊戌年(公元1898年)十月初五日写给光绪帝的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机的担忧和忧虑。诗中通过对比边疆与内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边疆安定和国家繁荣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