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九龄书大字,李郎七龄笔阵强。身长未及等身案,负剑却立短凳傍。
凝睇双瞳剪秋水,梯几拂拭神扬扬。须臾笔下龙蛇出,折钗倒薤纷旗枪。
拳如茧栗不盈握,放笔直欲隳堵墙。力如蓝田射伏虎,饮羽穿石激雷光。
势如卫公夜行雨,风鬃雾鬣不可当。书罢安闲妥衫袖,敛手拱揖归辈行。
肩随兄弟舒雁立,怀铅画椠森琳琅。荀氏八龙见其四,一龙奋爪先开张。
当筵观者皆老苍,捋须奋袂徒惊惶。老夫顿足自激昂,安得抱之贡玉堂。
君不见昔年李长沙,天子加膝坐御床。

杜陵九龄书大字,李郎七龄笔阵强

杜陵九龄书大字,李郎七岁笔阵强。身长未及等身案,负剑却立短凳傍。凝睇双瞳剪秋水,梯几拂拭神扬扬。须臾笔下龙蛇出,折钗倒薤纷旗枪。拳如茧栗不盈握,放笔直欲隳堵墙。力如蓝田射伏虎,饮羽穿石激雷光。势如卫公夜行雨,风鬃雾鬣不可当。书罢安闲妥衫袖,敛手拱揖归辈行。肩随兄弟舒雁立,怀铅画椠森琳琅。荀氏八龙见其四,一龙奋爪先开张。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李素心、孙七岁的小书童,他手持毛笔,在纸上挥洒自如地书写,仿佛有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他,他的笔下出现了龙蛇般的线条,犹如折断的钗子和倒下的薤叶,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的动作矫健有力,仿佛一只箭矢射中了猛虎,羽毛被击穿,声音如同雷霆轰鸣。他的力量强大无比,就像一座坚固的山岳能够抵御风雨,他的笔锋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风卷残云,气势如虹。当他写完作品时,便优雅地收笔停笔,整理衣襟,然后谦逊地向同伴们鞠躬行礼,回归自己的行列。

诗中的孙七岁孩童与“杜陵九龄”相提并论,可见其不凡的才华。九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字号,而李素心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两者的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和艺术魅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年轻才子的赞美,更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热情讴歌。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位少年的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动态生动的书法画面,感受到笔墨间蕴含的无穷力量和美的追求。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禁感叹于作者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卓越的表达技巧。他的诗句不仅捕捉到了少年书写时的瞬间之美,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境界。

此诗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去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