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晋魏之间多风流,刘公放诞阮公愁。刘公作词颂酒德,天真烂熳与天游。
解酲五斗无不可,随身一锸何所求。阮公咏怀词慷慨,八十馀篇多烦忧。
有时忽作穷途哭,六旬大醉不能休。此中哀乐各有癖,偶然以酒忘形役。
人生世上值艰虞,二公之技谁接迹。我从百代溯风骚,中夜起舞忽悲歌。
倾壶且作十日饮,酒痕不敌泪痕多。螟蛉蜾蠃半天下,白眼相看奈汝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揣摩选项正误。此诗是作者借晋魏时期诗人阮籍、刘琨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之作。首联“君不见,晋魏之间多风流,刘公放诞阮公愁。”“君不见”为起兴,“晋魏之间多风流”点明主题,“风”即风度,指人的行为和言论。晋魏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但许多士子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他们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而是坚守节操,表现出一种超拔世俗、清远峻峭的风度,这就是所谓“风”。第二联“刘公作词颂酒德,天真烂熳与天游。解酲五斗无不可,随身一锸何所求。”“词”通“辞”,这里指写文章。“颂酒德”指的是颂扬酒的好处,“天真烂熳与天游”,意为酒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忧愁,自由自在地与天地同游。第三联“阮公咏怀词慷慨,八十馀篇多烦忧。”意思是说:阮籍写了许多感伤身世的文章,内心十分烦忧。第四联“有时忽作穷途哭,六旬大醉不能休。”“穷途哭”指的是在人生路上失意时痛哭流涕。“醉不能休”则是指喝醉酒后难以自持。第五联“此中哀乐各有癖,偶然以酒忘形役。”“哀乐各有癖”指的是人们对于不同事情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正常的。“偶然以酒忘形役”指的是有时候人们会借助于饮酒来摆脱自己的痛苦和烦恼。第六联“人生世上值艰虞,二公之技谁接迹。”“艰虞”即艰难困苦。意思是说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艰难困苦的。“接迹”是接近的意思。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我从百代溯风骚,中夜起舞忽悲歌。”意思是说从古至今追溯文学的发展,我不禁悲从中来而为之歌唱。“溯风骚”指的是追溯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夜起舞忽悲歌”是说深夜独坐时突然兴起了悲歌。末联“倾壶且作十日饮,酒痕不敌泪痕多。”“倾壶”意为斟满壶中美酒。“十日饮”指十天的畅饮。“酒痕”指因饮酒而留下的印迹。“泪痕”指因悲伤而留下的眼泪。整首小诗通过对两位古代名士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内心的苦闷。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风格清新隽永。
【答案】
(1)译文:
你难道不知道?晋朝、北魏之间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刘公刘伶那样放荡不羁,阮籍那样忧郁忧伤。刘伶写了很多歌颂酒德的诗篇,他的才华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灿烂辉煌。他喝下五斗美酒之后毫无顾忌地畅饮,他随身携带一把铁锹,随时都可以挖到井水饮用。阮籍写了许多感慨世事的文章,内心充满忧虑,写了80余篇诗篇,却仍然忧愁烦忧不已。
有时忽然间大哭起来,六十岁的人喝了很多的酒,却不能使心中的悲痛得以消解。这种哀乐各有所好,只是偶尔借酒浇愁而已。
人生在世上总要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顺的事情,像晋魏时期的两位名士刘伶、阮籍那样的才能,又有谁能与之相媲美呢?我从千年之前一直追溯到汉代的风骚时代,半夜里起床唱歌,不知不觉中又悲歌一曲。
(2)注释:
晋魏:①指东晋与北魏。②晋魏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但许多士子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他们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而是坚守节操,表现出一种超拔世俗、清远峻峭的风度,这就是所谓“风”。
刘公:指晋代的刘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是著名的酒仙。
阮公:指东汉末期的阮籍,字嗣宗,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
五斗:指晋代人常以五斗米为生。
一锸:一锸为铁锹一类的工具。
解酲:比喻能消除人的疾病或酒瘾。
穷途:走投无路的意思。
螟蛉:昆虫的一种,俗称桑蚕蛾。
蜾蠃:同“蜂螂”,一种昆虫。
白眼:指鄙视或仇视的眼神。
赏析:
这首诗借晋魏之际的阮籍、刘伶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诗人用两两相对的形式,将两位古代名士的风采加以比较描写,通过他们的行为和遭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动人,风格清新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