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瑶逆未成擒,骚动荆襄又桂林。
鸡羽朝驰军饷急,旄头夜落将星沈。
【注释】
传闻瑶逆(指瑶族叛乱)未成擒,骚动荆襄又桂林:传说瑶族叛乱还没有被平定。骚动,动荡不安。荆州、襄阳一带,因瑶族叛乱而不得安宁。又,又发生。桂林,今广西的桂林市。
鸡羽朝驰军饷急,旄(máo毛)头夜落将星沉:早晨鸡飞,军队的给养迅速得到供应;夜晚流星坠落,将领之星暗淡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墨耕道人等。他是元末明初浙江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县)人,出身农家,少有大志。曾从宋濂学,受业于唐生宗师。元末天下大乱,隐居九里山,自号 煮石山农 。他擅长画梅竹,尤工墨梅,与杨维桢、陶宗仪、张幼于、倪瓒并称为 元四大家 。他的《墨梅图》被誉为 神品 。
这首诗写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当时元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各地军阀割据混战。元末民变此起彼伏,湖南的桂阳、郴州、全州、永州等地先后发生了瑶民起义。王冕时为江西平南知县,亲历了这场民变,诗中即事感怀,抒发了对农民起义领袖们的崇敬之情。诗的前二句写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震动了荆襄和桂林地区。后二句写起义军虽然暂时受挫,但英勇善战,仍然锐不可挡。诗中“鸡羽”三句,以鸡飞、流星坠象喻起义军之迅捷;“军饷”二句,则以军饷迅速接济、将星黯淡比喻起义军受到沉重打击,形势危急。全诗用典贴切,意境苍茫,气势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