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浦与云齐,轻舟怕路迷。
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
远渚聚饥雁,荒村鸣午鸡。
客中听不得,况有鹧鸪啼。
”`
极浦与云齐
轻舟怕路迷。
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
远渚聚饥雁,荒村鸣午鸡。
客中听不得,况有鹧鸪啼。
译文:
在沔阳的船上停歇时,看到远处的湖面和天空融为一体,小舟在湖面上行驶,我害怕自己迷失了方向。
微风轻轻吹过,使树木纷纷倒下,天空压低着万座高山。
远处的小洲聚集了许多饥饿的雁鸟,而荒废的村落则传来了中午的鸡叫声。
在异乡他乡听着这些声音,让我无法忍受,更何况是鹧鸪的叫声。
注释:
- 极浦与云齐:形容湖泊水面辽阔,湖水与天空连成一片。
- 轻舟怕路迷:形容船只行驶缓慢,容易让人迷失。
- 风驱群木偃:风势强劲,使得树木纷纷倒下。
- 天压万山低:天空压低,使得万座高山都显得低下。
- 远渚聚饥雁:远处的沙洲上聚集了许多饥饿的雁鸟。
- 荒村鸣午鸡:荒废的村落里传来了中午的鸡叫声。
- 客中听不得:身在异乡,听到这些声音,让我难以忍受。
- 况有鹧鸪啼:更何况是鹧鸪的叫声。
赏析:
《沔阳舟次》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缪荃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沔阳船行途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寂寞。首两句“极浦与云齐,轻舟怕路迷”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沔阳湖水广阔无垠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接下来的三联则具体描绘了沔阳舟次过程中的景象,如“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生动地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听到这些声音,感到无法忍受,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