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归七百载,又值丙申冬。
初以放翁号,能谈蜀郡踪。
枝官拌弃掷,祠禄愧优容。
尚友心期古,何须唱懊侬。

【注释】:

公归七百载,又值丙申冬。

公指放翁,放翁号放翁;丙申为淳熙七年,即公元1186年。

初以放翁号,能谈蜀郡踪。

初,开始时;以,用;号,自称;谈,谈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踪,足迹。

枝官拌弃掷,祠禄愧优容。

枝官,枝节之官职;拌,放弃;祠禄,官名;优容,宽厚地对待。

尚友心期古,何须唱懊侬。

尚,崇尚;友,朋友;期,期望;古,古人;懊侬,词人自创词调的别称。

赏析:

《十月十七日放翁生日同人集薛庐分韵得冬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全诗可分为四段。首段“公归七百载,又值丙申冬”,开篇两句写诗人对放翁(陆游)的仰慕之情。诗人在开头就提到“放翁”这个词语,并说“又值丙申冬”,说明他与陆游有相同的年龄,且都在丙申年(淳熙七年)生辰,所以诗人便想和陆游一起欢庆他的生辰了。

第二段“初以放翁号,能谈蜀郡踪”,第三句紧承上句,点出了诗人的本意:“能谈蜀郡踪”。诗人希望与陆游一样,能够谈出蜀郡的风土人情,写出蜀郡的壮丽景象。

第四段“尚友心期古,何须唱懊侬”,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希望与陆游一样能够崇尚古人,而不用唱那悲伤的歌曲“懊侬”。

诗人运用了许多典故、成语以及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