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桥关下阵云阴,凿浸屯田计画深。
地险几同榆叶塞,诗人偏赏蓼花吟。
貔貅亭障殊非昔,蜃蛤萑蒲利至今。
若为畿南筹水利,陂塘阡陌两销沉。
雄县
瓦桥关下阵云阴,凿浸屯田计画深。
地险几同榆叶塞,诗人偏赏蓼花吟。
貔貅亭障殊非昔,蜃蛤萑蒲利至今。
若为畿南筹水利,陂塘阡陌两销沉。
注释:
- 瓦桥关:位于今北京市通州区,古称“安次”,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地,也是运河上的一个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在这里,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 阵云:指乌云密布的天空,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 凿沁:即凿河,是一条古代的河道,位于今天的天津市武清区。这里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废弃。
- 榆叶塞:榆树叶的形状像榆树的叶子,所以用来比喻地势险要的地方。塞,指边塞,也可以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要塞。
- 诗人偏赏蓼花吟:这里的“诗人”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他们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而“蓼花”则是古代文人常喜爱的一种植物,以其清新雅致的特点受到喜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地势险要的地方(榆叶塞)也无法阻挡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他们仍然会赞美自然景物的美好。
- 貔貅亭障:指古代的边防设施,如烽火台、瞭望塔等。这些设施是用来防御敌人的入侵,保卫国家的安全。
- 蜃蛤:指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由光线在密度不同的空气层中传播时形成的幻象。古人认为它是海中的宝物,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 萑蒲:是指芦苇一类的植物。在这里,它可能是用来比喻农田里的各种农作物,表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若为畿南筹水利:如果能够解决畿南地区的水利问题。这里指的是京畿地区,即现在的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陂塘阡陌:指灌溉系统,包括水塘、沟渠和田间小路,它们是用来灌溉农田、改善土壤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设施。阡陌,指田间的土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瓦桥关下的阵云阴霾、凿沁的水利工程以及畿南地区的水利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古代边防设施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海市蜃楼和芦苇,暗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提出解决京畿地区水利问题的建议,表达了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