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间渔子钓初罢,蓑笠背负斜阳归。
山鸟有时入茅屋,溪云随艇停荆扉。
为耽泉石偶遁世,遂与鹿豕相忘机。
烹鱼沽酒聚樵牧,酣歌啸傲谁人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所给的诗句,然后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渔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多指隐逸之士。这首诗就是写渔父归隐的。第一句,江间渔子钓初罢,写出了渔翁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准备回家休息的情景。第二句,蓑笠背负斜阳归,写出了渔翁背着蓑衣笠帽回家的情景。第三句,山鸟有时入茅屋,写出了山林中的鸟儿有时会飞到茅屋里来歇歇脚。第四句,溪云随艇停荆扉,写出了溪边的云雾随着小舟停靠在柴门旁。第五句,为耽泉石偶遁世,遂与鹿豕相忘机。写出了渔翁之所以隐居是因为沉迷于山水之美、自然之趣,而忘却了人间的纷争和机巧。第六句,烹鱼沽酒聚樵牧,酣歌啸傲谁人非。写出了渔翁聚集着樵夫、牧童一起饮酒、歌唱、欢笑,他们谁也比不上他。这六句诗,描绘出了一个隐者渔夫的生活画面。从整体来看,此诗语言平淡,但富有情趣,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江边捕鱼的渔子刚刚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到家里;他背着蓑衣笠帽在斜阳下走回家去。

山林间的鸟儿偶尔会飞到草屋中歇息;溪边的雾气跟随着渔船停在柴门旁。

我迷恋山水之美、大自然的情趣而隐居世间,于是与麋鹿、野猪等小动物一样忘掉了世间的纷扰。

烹鱼酿酒、聚会乡邻,畅饮欢歌、放声长啸,这样的生活还有谁能比得上呢?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田园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勾画出一个闲适自乐的渔父形象。诗的前两句先交代了渔父刚收工归来。接着又写了他带着蓑衣笠帽走在归家的路上。“山鸟有时入茅屋”,写出了山林里的鸟儿偶尔飞进村舍歇歇脚。“溪云随艇停荆扉”,写出了溪边的云雾伴随着渔船靠在柴门口。这两句诗写出渔父闲适的生活。接下来,诗人写道:“为耽泉石偶遁世,遂与鹿豕相忘机。”“耽”是喜爱的意思,“鹿豕”泛指禽兽。诗人说由于自己喜欢山水之美和自然的情趣而隐居世间,因此就忘记了世间的纷争和机巧。这两句诗意很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下面两句是诗人对渔父生活的具体描写:他烹鱼饮酒、与樵夫、牧童相聚欢歌笑语。这些描写都很具体,很形象地勾画出渔父的生活画面。最后两句是全篇的总结。诗人说:渔父的悠闲快乐生活还有谁能比拟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