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之外龙门桥,森森万竹参天高。
扁舟欹侧入荻浦,秋云黯淡横江皋。
连峰隔岸势奔走,巨舸争渡声嗷嘈。
乘醉披襟一鼓棹,诗成吟啸轻波涛。

秋日偕富甥介伟游龙门桥归泛江口看山

西门之外龙门桥,森森万竹参天高。

扁舟欹侧入荻浦,秋云黯淡横江皋。

连峰隔岸势奔走,巨舸争渡声嗷嘈。

注释:

  1. 西门之外龙门桥,森森万竹参天高。
    解释:诗的开头描述了龙门桥的位置和周围环境。龙门桥位于西门之外,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竹林,竹子高耸入云。

  2. 扁舟欹侧入荻浦,秋云黯淡横江皋。
    解释:作者乘坐的小舟倾斜地进入了芦苇丛生的河中,秋天的天空阴沉,乌云密布。这里的“荻浦”指的是河边的芦苇地带。

  3. 连峰隔岸势奔走,巨舸争渡声嗷嘈。
    解释:远处的山峰在岸边起伏,好像在奔跑,而大船在江上争先恐后地竞渡,发出嘈杂的声音。这里的“连峰”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而“巨舸”指的是大型的船只。

  4. 乘醉披襟一鼓棹,诗成吟啸轻波涛。
    解释:诗人乘着微醺,披散着衣襟,用力挥动船桨,诗歌创作完成时,他高声吟唱,声音轻飘飘地穿过波浪。这里的“乘醉”指的是诗人饮酒后的放松状态,“披襟”指的是解开衣衫的动作,“吟啸”指的是吟咏歌唱,“轻波涛”指的是水面上的波纹轻柔而波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龙门桥及其周边环境的轮廓,给人以深远的感觉。接着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动作描绘,展现了诗人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尤其是对秋日景色和江水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最后一句更是将整个游览过程升华为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