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山上峰崔嵬,卢龙山下云不开。
古来征戍骨已朽,天阴鬼哭声悲哀。
【注释】卢龙山:今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一座山。崔嵬:高耸的样子。征戍:指征伐戍守。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卢龙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首句写卢龙山的高大雄伟,次句写卢龙山下云层厚重,无法散开。第三句写历史上的战争频繁,无数将士在这里战死沙场,尸骨堆积如山。最后一句写阴天的天气,给人一种压抑、悲凉的感觉,似乎有鬼魂在哀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卢龙山上峰崔嵬,卢龙山下云不开。
古来征戍骨已朽,天阴鬼哭声悲哀。
【注释】卢龙山:今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一座山。崔嵬:高耸的样子。征戍:指征伐戍守。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卢龙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首句写卢龙山的高大雄伟,次句写卢龙山下云层厚重,无法散开。第三句写历史上的战争频繁,无数将士在这里战死沙场,尸骨堆积如山。最后一句写阴天的天气,给人一种压抑、悲凉的感觉,似乎有鬼魂在哀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
山雨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注释: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绿色所包围,隐约传来轻轻的雷声。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石头的气息与云雾交融在一起,山风吹拂着雨水来临。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湍急的水流争相奔向山谷,栖息在树木上的鸟儿打破了烟雾的环绕。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山晓》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花气熏残梦,禽声唤宿醺。 - "花气熏":花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们感到陶醉。 - "熏残梦":花香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之中,使人留恋不舍。 - "禽声唤":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 - "宿醺":酒意还未完全消退,仍然感到有些醉意。 2. 冈头一瀑下,村落数家分。 - "冈头":山岗之上,地势较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对比判断正误,首先从内容上看,“微雨忽晴”四句是全篇的主旨句,写诗人看到甘霖后欣喜之情;“断云携雨黑”写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落日散江红”,写夕阳西下,大江一片红霞。接着看第二联和第三联,“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写诗人看到大雁在浓云密布中飞去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一 商声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贞奈若何? 【注释】 1. 商声:指秋风萧瑟的声音。摧:摧毁。 2. 木落:树叶飘落。 3. 生意:生命力。 4. 大化:大自然的造化。 5. 奈若何:无奈,怎么办呢? 译文: 秋风中,落叶纷纷,但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赏析:
午睡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 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 识得浮生理,闲云过岭西。 注释: - 竹轩:指竹子做成的轩窗。 - 高卧(hǎo wò):躺卧。与峰齐:和山峰的高度相同。 - 枕上梦初觉:在枕上醒来,刚刚进入梦境。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山鸟浴晴溪:山里的鸟儿在阳光照耀下沐浴在溪流中。 - 浮生理:比喻世间的名利。 - 闲云过岭西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 其四 万物逢秋杀,荣枯此日看。 回风山骨慄,落叶雨声乾。 炼炭炊长馁,悬鹑衣自安。 敢云贫亦乐,颇惜后凋难。 诗句释义 1. 万物逢秋杀:秋天到来时,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被“秋”这一季节所杀灭。这是表达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和死亡的自然循环。 2. 荣枯此日看: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的生命都将结束。这里的“荣枯”指的是生命的盛衰更迭。 3. 回风山骨慄:秋风如刀割
山行 每至幽栖地,长怀出世心。 缓随流水去,渐入白云深。 墟里淡斜照,烟萝生暮阴。 道逢樵牧侣,闲坐话中林。 注释: 每:每次、每每(表示频率) 至:到达 (表示地点或状态) 长怀:常常怀着 (表示感情) 缓随:慢慢跟着 (表示态度或行动) 流水去:随着水流而去 (表示动作) 渐入:逐渐进入 (表示状态) 云深处: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表示状态) 墟里:村庄里 (表示地点) 淡斜照
诗句解读 1.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 七年: 指诗人与方问亭的相遇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年。 - 才一晤: 指的是两人这次相见的时间非常短暂。 - 分襟: 分开时衣襟相随而分离,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 2.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 辛苦: 这里表达了一种辛劳或者不易的意味。 - 成何处: 表示这种辛劳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或成就。 - 乾坤: 古代中国哲学中,“乾”代表天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卢龙县 匹马辽疆道路迟,海云东指不胜悲。 【注释】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地处渤海之滨,地势险要,为军事重地,历代在此设置重兵驻守。孤竹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后为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台:指台城。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 【赏析】第一句“匹马辽疆道路迟”,写出了诗人骑马行走在这辽远边塞时的艰难与迟缓。第二句“海云东指不胜悲”则描绘了诗人遥望东方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愁绪。
【注释】 铙(náo)歌:古代军中用乐器演奏的歌舞。三章:指《铙歌十八曲》中的第三篇。天骄: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为“天骄”。戎马:战马。腾骁:奔腾,疾驰。带甲:披挂铠甲。倾心:全心全意。附圣朝:归附朝廷。九重:皇帝所居之处,这里指皇宫。环:环绕。边:边境。保障:维护边疆安全。九重端拱:形容天子恭敬地拱手而立,表示对天下的敬畏。箫韶:古代吹奏的乐音名。这里指音乐。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朝初年
【注释】 ○云□:星旗,即星宿。旗,这里指旌旗,古代军队的装饰物。 ○旃(zhān)帐殿齐:旃帐、帐殿都是帝王所住的帐篷,都整齐划一。 ○受降台:古时在边关要地建有受降台,接受投降的人。 ○雕题: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以雕刻在额部或颈部的花纹作为美的标志。 ○赤腹归诚:归诚,归顺之意。赤腹是说没有战功却能归顺。 ○青史:指历史典籍。汉代人日磾(dī)为匈奴人所害,武帝命其子上书谢罪,日磾不从
独树庵 庵门阒寂咽流泉,高树乘风拂暮烟。 万籁不闻花自舞,一声清磬说枯禅。 注释: - 独树庵:一个独立的小庙,位于山林之中。 - 阒寂:寂静无声。咽流泉:泉水在寂静中流淌的声音。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乘风:被风吹动。 - 暮烟:傍晚的烟雾。 - 万籁不闻:四周没有其他声音可以干扰。 - 花自舞:花朵在空中飞舞。 - 一:第一声。 - 清磬:清脆的钟声。 赏析:
【注释】 两峰盘结:形容山峰高峻,像两个相互盘绕的山峰。氤氲: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鹤唳猿啼:形容山林中鸟儿的叫声。透壁闻:形容声音传播得十分远。采药:指采集草药,古人认为山中草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一条枯竹带苍云:描述的是一条枯萎的竹子,被苍翠的云雾包围着。 【译文】 两座山峰环绕,山间云雾缭绕;树林中有鸟儿的叫声,穿透了山壁。 采药归来,没有谁作伴;只有一根枯竹,伴随着那苍翠的云彩。 【赏析】
诗句释义: 1. “烟霞汇” - 指的是自然景观中的云和阳光交织,形成美丽的景色。 2. “策杖𥓂砑汗漫游” - 描述一个人挥动手杖,步行在炎热中游览的场景。 3. “狂歌山曲和闲鸥” - 指边行边高声歌唱,模仿山间曲调,与悠闲游动的鸥鸟相伴。 4. “一溪烟水斜阳外” - 描述了一条小溪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5. “天际云峰淡沲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