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尔何物,来亦乌能索。
鸿雁听无声,霜花尚非夕。
隔水望村墟,林色远烟白。
锦藻媚阶墀,离披莲欲落。
哀蛩鸣草根,疏萤度棂隙。
凉雨滴高梧,衾帱夜殊昔。
物色感人心,秋来有显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名为《秋兴八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秋气尔何物,来亦乌能索。
(秋天的气息是什么?我来了又怎能被你挽留。)
- “秋气”指的是秋天的气息,“物”指自然之物。
- “尔何物”意为“这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气息的好奇与不解。
- “来亦乌能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到来的无奈,好像无法挽留。
- 鸿雁听无声,霜花尚非夕。
(鸿雁无声地飞过,而霜花也不是在傍晚才出现。)
- “鸿雁”指的是大雁,常被视为秋天到来的标志。
- “听无声”形容了鸿雁飞行时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
- “霜花”指霜冻形成的花朵,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 “尚非夕”表明霜花不是在晚上才出现的,强调了秋天的早熟。
- 隔水望村墟,林色远烟白。
(隔着水面看村庄,树林的颜色远远望去像是白色的烟雾。)
- “隔水望”描述了站在河边远望的动作。
- “村墟”指的是村落和集市。
- “林色”指森林的颜色。
- “远烟白”描绘了树林颜色如同远处的烟雾那样洁白。
- 锦藻媚阶墀,离披莲欲落。
(锦草和藻类装饰着台阶,莲花将要凋落。)
- “锦藻”指美丽的花草。
- “媚阶墀”表示这些花草在台阶上显得格外美丽。
- “离披莲欲落”形容莲花已经开放到快要凋谢的地步。
- 哀蛩鸣草根,疏萤度棂隙。
(悲伤的蟋蟀在草根处鸣叫,稀疏的萤火虫从窗户缝隙中飞过。)
- “哀蛩”指的是悲伤蟋蟀的声音。
- “鸣草根”描绘蟋蟀在草根处发出声音的情景。
- “疏萤度棂隙”形容萤火虫在窗棂间穿梭飞舞的情形。
- 凉雨滴高梧,衾帱夜殊昔。
(清凉的雨滴打在高高的梧桐树上,夜晚变得与往常不同。)
- “凉雨”指凉爽的雨水。
- “滴高梧”形象描绘雨点打在高树之上的景象。
- “衾帱夜殊昔”意味着夜晚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可能因为天气的变化或情感的影响。
- 物色感人心,秋来有显迹。
(秋天的气息触动人的心灵,秋天的到来有明显的迹象。)
- “物色”指自然景物的颜色和气味。
- “感人心”表示秋天的气息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有显迹”意味着秋天的到来有明显的征兆或者变化。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和感受,以及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互动。杜甫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