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泰阶平。麟凤来,川岳灵。万汇昌,百谷登。雨旸时,四海宁。
朝廷肃,牧守明。蛮夷宾服,稽首殿庭。刑罚省,赋役轻。
井里亲睦如弟兄。上有政,下有情。庶政熙,众情倾。
风俗美,治功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句大意、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注意从诗中找出反映作者感情态度的词和句。
题干是:“圣人出”,翻译为:圣人出现;“麟凤来,川岳灵。万汇昌,百谷登”,翻译为:麒麟凤凰到来,山川河流显得神奇;各种动植物繁荣昌盛,各种谷物丰收;“雨旸时,四海宁”,翻译为:雨水和阳光适时而至,天下太平;“朝廷肃,牧守明”,翻译为:朝廷清明,地方官吏廉洁;“蛮夷宾服,稽首殿庭”,翻译为:四方蛮荒地区归顺,向皇帝叩头行礼;“刑罚省,赋役轻”,翻译为:刑法简省,徭役减轻;“井里亲睦如弟兄”,翻译为:乡村邻里和睦相处,如同兄弟姊妹一般;“上有政,下有情”,翻译为:上面有善政,下面有好民情;“庶政熙,众情倾”,翻译为:各种政事都兴旺发达,百姓的感情自然倾向朝廷。
【答案】
译文:
圣人出现,天地和谐,麒麟凤凰到来,山川河流显得神奇,万物生长繁茂,各种谷物收成丰盈,
雨水和阳光适时而至,天下太平。朝廷清明,地方官吏廉洁,四方蛮荒地区归顺,向皇帝叩头行礼,
刑法简省,徭役减轻,乡村邻里和睦,如同兄弟姊妹一般。上有所行,下有所应,各种政事都兴旺发
达,百姓的感情自然倾向朝廷。
赏析:
此诗歌颂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新朝后的政治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汉朝盛世的向往。全诗共四百九十九字。
开篇以“圣人出”三字点明题旨,赞扬了汉高祖刘邦建功立业的功德。“圣人出”指圣人的出现,也即指汉高祖刘邦的诞生与登基。这是诗人赞颂汉高祖刘邦的功德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写汉高祖刘邦统一六国之后的政治成就。“麟凤来”,麟凤是吉祥的象征,这里指的是祥瑞之气降临人间。“川岳灵”,指山河大地都显出神奇。“万汇昌”,指万物生长茂盛。“百谷登”,指庄稼长得非常好,五谷都有收获。这四句是说汉高祖刘邦统一六国之后,江山社稷得以稳定,国家安定繁荣兴旺。第三层意思是写汉高祖刘邦治理国家的成就。“雨旸时”,“雨旸”指雨和太阳,“时”即适时的意思,指天气晴朗,雨水及时。“四海宁”“四海”指天下四海,“宁”即安宁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汉高祖刘邦治理国家有方,使天下大治,四海之内都很太平。第四层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治国安邦的举措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朝廷肃”,“朝廷”指朝廷、官府、政府机构。“肃”是清正廉洁的意思。“牧守明”中的“牧”指地方官,“守”指郡守县令,即地方官吏,“明”是清廉、明智的意思。“蛮夷宾服”,指的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归顺了中原王朝的统治。“稽首殿庭”,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叩头至地。“殿庭”是皇宫前院,即天子所居之处。这句是说少数民族首领拜倒在皇帝的宝座前表示归顺。“刑罚省”,“刑罚”指法律所规定的处罚罪犯的各种手段。“省”是减少的意思。这四句是讲汉高祖刘邦施行仁政,减轻刑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最后四句是说汉高祖刘邦推行仁政,使政治清明,人心向背一致。“井里亲睦”,井里就是乡里,亲睦是指和睦相处。这句是说老百姓在乡里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上有政”,指上面的政策。“下有情”,指下面的民众心情舒畅。“众情倾”,是说民心向背一致。这几句是说汉朝统治者推行仁政,得到民心的支持,天下太平。
这首诗歌颂了汉高祖刘邦建功立业的功德,表达了作者对他建立新王朝、实行仁政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