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招游日,羁人放眼时。
园花娇滴露,堤柳嫩眠池。
酣酒忘天地,闻歌感别离。
流莺原有意,春报此乡知。

公子招游日,羁人放眼时。

园花娇滴露,堤柳嫩眠池。

酣酒忘天地,闻歌感别离。

流莺原有意,春报此乡知。

注释:

  1. 公子招游日:指春天的日子,是公子邀请游玩的好日子。
  2. 羁人放眼时:被囚禁的人(或诗人)放眼望去,感慨时光易逝。
  3. 园花娇滴露:指园中花朵在春雨中显得格外娇艳,仿佛沾着露水般清新可爱。
  4. 堤柳嫩眠池:指堤上的柳树新长出的嫩叶,轻轻落在池水中。
  5. 酣酒忘天地:喝得烂醉如泥,忘记了周围的世界。
  6. 闻歌感别离:听到歌声而联想到离别的痛苦。
  7. 流莺原有意:流莺(即黄莺)原本有意飞回这里(指故乡)。
  8. 春报此乡知:春天的到来让我知道这是回到故乡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游子的心情。首句“公子招游日,羁人放眼时”表达了春天是一个适合出游的好时机,而诗人作为一个被囚禁的人,也不禁放怀畅饮、欣赏美景。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园花娇滴露,堤柳嫩眠池。”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园中的花儿在雨中显得格外娇艳,堤上的柳树新长的叶子轻轻落在池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美好的景色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欢乐,反而引发了他的离愁别绪。“酣酒忘天地,闻歌感别离。”这两句表达了他虽然沉醉于美酒之中,但听到美妙的歌声却无法抑制对离别的思念。这里的“酣酒”和“闻歌”都是诗人用以抒发情感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孤独和哀愁。
    最后一句“流莺原有意,春报此乡知”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总结。诗人认为,春天的到来让他知道这是回到故乡的季节。这里的“流莺”是指鸟儿在春天里欢快地飞回自己的家园,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叹春天的到来让他想起了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离别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