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寻君去,相逢芦荻旁。
襟期无俯仰,生计有农桑。
柳白烟分翠,沙明草带香。
尘寰曾不到,未敢说羲皇。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正欲寻君去” —— 本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某个人或事物,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渴望的心情。
- 注释: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画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某种意境的象征,诗人对其有着特别的情感。
- 赏析:诗人对这幅画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期待和渴望。
第2句:”相逢芦荻旁” —— 这句描绘了诗人与某种意象不期而遇的场景,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 注释:芦苇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隐逸之地的象征,此处可能指诗人在追寻的过程中偶然遇见了一幅画作。
- 赏析:这句诗通过“相逢”这一动作,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惊喜。
第3句:”襟期无俯仰,生计有农桑” ——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坦诚表达。
- 注释:这里的“襟期”可以理解为胸怀或抱负,“俯仰”意为高低变化,可能暗喻世事的变迁;“生计”则是指基本的生活需求。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虽有远大的志向(襟期),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生活(生计),体现了诗人务实的人生态度。
第4句:”柳白烟分翠,沙明草带香” —— 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 注释:柳树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婀娜,烟雾般的柳条与翠绿交织;沙滩上,阳光照耀下的沙子闪烁着光芒,草地散发出清新的香味。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第5句:”尘寰曾不到,未敢说羲皇”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谦卑以及对古人的敬仰。
- 注释:“尘寰”指的是人间世界,“羲皇”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统治者。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追求的是高远的理想,但并未达到那样的境界,不敢自称是理想的统治者。
- 赏析:诗人通过自谦之语,展现了其谦逊的品质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对历史先贤的敬仰之情。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题画的形式,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从“寻君”到“相逢”,再到“农桑”,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敏感和追求,也揭示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