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征帆到楚关,昔年形胜可凋残。
从来地扼东南险,何处军屯大小山。
刘表荒城王气在,周郎废垒阵云闲。
隆中自有龙高卧,三顾无人鬓欲斑。
诗句解析
千里征帆到楚关,昔年形胜可凋残。
从来地扼东南险,何处军屯大小山。
刘表荒城王气在,周郎废垒阵云闲。
隆中自有龙高卧,三顾无人鬓欲斑。
译文与注释:
去年得侍瓮城头记得同凭多景楼啸罢欲飞三 楚雨诗成曾发一江秋北来帆影悲仓鼠东下湖 头笑海鸥此日登临更何处烟波愁绝五湖舟 范 南北东西总莫容短蓬匹马浪游踪散花不散双 …
- “千里征帆到楚关”:形容船只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楚国的边关。
- “昔年形胜可凋残”:指昔日的地理位置优越和繁华景象现已凋敝。
- “从来地扼东南险”:自古以来这里地势险要,是东南地区的要塞。
- “刘表荒城王气在”:提到刘表的荒废古城,暗示着曾经辉煌的王气仍在。
- “周郎废垒阵云闲”:描述周瑜废弃的军营里,云雾缭绕,显得宁静。
- “隆中自有龙高卧,三顾无人鬓欲斑”:比喻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刘备三次拜访才见到他,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的敬仰。
赏析与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了古代楚地的自然美景、历史遗迹以及人文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祝福和不舍之情。通过对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从文学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形胜可凋残”既形容了地理环境的变化,也暗喻了历史的兴衰。而“三顾无人鬓欲斑”则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其辛劳付出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