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张王创霸图,雄封千里建行都。
处堂燕解争周鼎,潜井蛙思窃汉符。
天上笙歌惊过客,云间帘槛碍飞乌。
今来不忍重回首,雨暗烟深长绿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昔日张王创霸图,雄封千里建行都”,意思是当年张王(张士诚)创建霸业,威名远播,建立行宫在千里江山之上;“处堂燕解争周鼎,潜井蛙思窃汉符”,意思是堂上的燕子也懂得争夺王位的争斗,井底之蛙也梦想窃取汉朝的玉玺;“天上笙歌惊过客,云间帘槛碍飞乌”,意思是天上传来笙箫声乐,惊动了过往的行旅;“今来不忍重回首,雨暗烟深长绿蒲”意思是如今来到这里,不忍心再回头看,只见烟雨蒙蒙,满目苍翠的蒲草。
【答案】
译文:
当年张王(张士诚)创建霸业,威名远播,建立行宫在千里江山之上;堂上的燕子也懂得争夺王位的争斗,井底之蛙也梦想窃取汉朝的玉玺;天上传来笙箫声乐,惊动了过往的行旅;如今来到这里,不忍心再回头看,只见烟雨蒙蒙,满目苍翠的蒲草。
赏析:
《吴门杂感》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张士诚的称王行为和其灭亡原因的分析,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慨。首二句以“昔日”、“雄”、“万里”、“行都”等关键词语,概括地勾画出吴国开国的历史背景及其辉煌成就。“张士诚”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元末至正四年(1344年),他与刘基、朱元璋等人一起起兵反元。经过三年征战,张士诚于同年八月在高邮称帝建国号大周,国号大周,史称“吴”。“建行宫”表明了张氏政权的骄横。接着三句写张氏政权的没落。“处堂燕”喻指权贵。“解争周鼎”谓张氏权势显赫,连鸟雀都想夺去他的天下。“潜井蛙”喻指平民百姓。“窃汉符”谓想夺取汉室的皇位。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张士诚的骄横和残暴。“天上”,“云间”,都是用典,指朝廷中歌舞升平、粉饰太平的景象。而“惊过客”则是说,那些歌舞升平景象足以使过路的人感到吃惊。这四句诗写明张士诚称王之初,其权势之大,其统治的腐败,以及其覆亡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吴国灭亡的原因的惋惜之情。“雨暗烟深”是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萧条冷落的气氛。而“长绿蒲”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吴国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