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回硖角转,三峰面始正。
万仞青琅玕,瀑流下砰訇。
天逼多烈风,飘洒无时定。
细沫随雾消,大珠如星迸。
石罅昔未辟,停泓绝人径。
时挹霄汉芬,遥想菡萏盛。
谁使鸿蒙开,瑶宫借涵映。
高罗有垂猿,登历当与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作者的感情进行赏析、评价与解释,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读懂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并加以注释,最后结合注解和诗的内容赏析。
首联“溪回硖角转,三峰面始正”,写山势的回环曲折。“三峰”指华山主峰,“始正”表明其巍峨峻拔之势。诗人以“面始”“转”两字来描写山峰,既写出了群峰耸立的形势,也表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颔联“万仞青琅玕,瀑流下砰訇”,写水势的汹涌澎湃。“万仞”形容瀑布的高度,“砰訇”形容水声的轰鸣。两句通过写山、写水,表现了太华山高耸入云的宏伟景象。
颈联“天逼多烈风,飘洒无时定”,写山风的猛烈。“天逼”、“飘洒”两个词都表达了山风的强劲,“无时定”则说明山风的无常。
尾联“石罅昔未辟,停泓绝人径”,写山中道路的险要难行。“石罅”、“停泓”都描绘了太华山中道路的崎岖。“绝人径”则突出了太华山中道路的险要,难以通行的程度。
尾联“时挹霄汉芬,遥想菡萏盛”,写仰望天空,想象山中景色。“时挹”指时常可以仰视到天空,“霄汉”指高空,“芬”、“盛”都是用来形容山中景色的美好。
尾联“谁使鸿蒙开,瑶宫借涵映”,是诗人对于太华山美景的感叹和赞美。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山的高大、水的奔放以及山风的猛烈和山路的险要等景物特点,表现了太华山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答案】
①登太华山·瀑布
②溪回硖角转,三峰面始正。 (首联:写山势回环曲折。)
③万仞青琅玕,瀑流下砰訇。 (颔联:写水势的汹涌澎湃。)
④天逼多烈风,飘洒无时定。 (颈联:写山风的猛烈。)
⑤石罅昔未辟,停泓绝人径。 (尾联:写山中道路的险要难行。)
⑥时挹霄汉芬,遥想菡萏盛。 (尾联:写仰望天空,想象山中景色。)
⑦谁使鸿蒙开,瑶宫借涵映。 (尾联:诗人感慨于自然的神奇,赞叹太华之美,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