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尽渔阳操,心酸得宝歌。
鼎湖龙已远,丹穴凤如何。
百六春将晚,东南雨苦多。
回文苏蕙子,谁是窦连波。

注释:

气尽渔阳操,心酸得宝歌。鼎湖龙已远,丹穴凤如何。

百六春将晚,东南雨苦多。回文苏蕙子,谁是窦连波。

翻译:

气竭于渔阳的操练,心中感到凄凉如同失去至宝的歌谣。鼎湖龙已经远去,丹穴凤又怎能存在?百六之春即将结束,东南地区雨季又十分痛苦。回文的苏蕙子,又有谁能像窦连波一样?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江杏村侍御梅阳归养图。全诗四句,首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第一句“气尽渔阳操”,写景。渔阳是古地名,位于今北京市南。曹操曾率军征讨乌丸,凯旋时路过此地,曾作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用曹操的诗句作为开头,既切题,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接着以“心酸得宝歌”作结,既与上句相呼应,又点出了画家所画的主题。“得宝歌”即得宝而歌唱,指得到宝物或得到赏识。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画家所画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三、四句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描绘梅花的优美形象。“鼎湖龙已远”,以神话传说中的神物龙喻指梅花,写出了梅花的高雅脱俗。“丹穴凤如何”,以凤凰喻指梅花,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之美。“百六春将晚”,百六为古人所说的闰月之一,春天将晚,暗指梅花盛开时节。“东南雨苦多”,东南为方位名词,这里指江南一带。江南多雨,但梅花却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依然盛开不凋。这一句既表现了梅花不畏艰难、傲然挺立的特点,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高风亮节和坚强意志。

最后一句“回文苏蕙子,谁是窦连波”,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采用了回文的形式。前两句分别以“回文苏蕙”和“窦连波”为题,写出了两位文人的事迹。苏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和女政治家,她的诗作以才情横溢、意蕴深长著称。窦连波则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明快而闻名。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两位文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