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遣佳人老谷中,绿章吾欲叩天公。
肯从蕙叶分多碧,常共旃檀斗逆风。
入室已无香可觉,佩帏输与艾能充。
灵均去后哀芳草,九畹离披类转蓬。

《效西昆体与琥同作四首》是清末诗人严复的作品。此诗通过模仿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风格,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第一首诗
    长遣佳人老谷中,绿章吾欲叩天公。
    肯从蕙叶分多碧,常共旃檀斗逆风。
  • 长遣佳人老谷中:这里的“长遣佳人老谷中”意味着岁月流逝,佳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逐渐老去,这里暗含了对青春易逝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 绿章吾欲叩天公:表达了诗人想要向天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这里的“叩天公”象征着诗人对于公正和真理的追求。
  • 肯从蕙叶分多碧:这里的“肯从蕙叶分多碧”意味着愿意像蕙草一样,在春天的阳光下展现出自己的绿色,不畏风雨。这里的“分多碧”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尊重。
  • 常共旃檀斗逆风:这里的“常共旃檀斗逆风”意味着经常与旃檀木一起抵抗逆风,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斗逆风”象征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1. 第二首诗
    入室已无香可觉,佩帏输与艾能充。
    灵均去后哀芳草,九畹离披类转蓬。
  • 入室已无香可觉:这里的“入室已无香可觉”意味着房间已经没有香气可以察觉,象征着生活的平淡和物质的匮乏。这里的“香可觉”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 佩帏输与艾能充:这里的“佩帏输与艾能充”意味着用来装饰的艾草已经足够填充空虚,象征着内心的充实和满足。这里的“艾能充”象征着生活中的简单和朴素。
  • 灵均去后哀芳草:这里的“灵均去后哀芳草”意味着失去了屈原这样的贤才,使得大地上的花草都显得悲伤,象征着人才的流失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这里的“芳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人才。
  • 九畹离披类转蓬:这里的“九畹离披类转蓬”意味着九畹地被分割开来,就像是随风飘散的蓬草,象征着国家的分裂和社会的动荡。这里的“转蓬”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1. 第三首诗
    何年鸾尾坠清虚,化作人间水竹居。
    有客到门来得得,一心咒笋长徐徐。
    梢新幸喜无人剪,发短何堪对汝梳。
  • 何年鸾尾坠清虚:这里的“何年鸾尾坠清虚”意味着何时才能再次飞翔在天空中,象征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这里的“鸾尾坠清虚”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化作人间水竹居:这里的“化作人间水竹居”意味着成为人间的水竹般的居所,象征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水竹居”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和安宁。
  • 有客到门来得得:这里的“有客到门来得得”意味着有客人来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这里的“来得得”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 一心咒笋长徐徐:这里的“一心咒笋长徐徐”意味着一心希望竹子能长得又高又快,象征着对成长和进步的渴望。这里的“咒笋长徐徐”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1. 第四首诗
    梢新幸喜无人剪,发短何堪对汝梳。
  • 梢新幸喜无人剪:这里的“梢新幸喜无人剪”意味着新长的嫩枝得到了保护,没有遭受剪裁,象征着新生事物的保护和支持。这里的“梢新幸喜”象征着对新生事物的鼓励和期待。
  • 发短何堪对汝梳:这里的“发短何堪对汝梳”意味着头发短小难以梳理整齐,象征着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局限。这里的“对汝梳”象征着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
  1. 第五首诗
    入室已无香可觉,佩帏输与艾能充。
    灵均去后哀芳草,九畹离披类转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美的感慨。通过对四季变化、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