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长安归,秋风吊袁生。
袁吴为中表,各负侠少名。
我谓子记室,亦呼袁骑兵。
袁死子已孤,子死我益惊。
生死凡夫中,苍苍有权衡。
但惜二十年,苦为名教争。
推移我岭外,肝腑摧已平。
军中周伯子,勿乃犹硁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吴子珍的悼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我昔长安归,秋风吊袁生。”:我从前回到长安时,秋天里怀念袁生。
  • “袁吴为中表,各负侠少名。”:袁吴两家都是亲戚,两人都以侠义著称。
  • “我谓子记室,亦呼袁骑兵。”:我曾称你为记室,也称呼你为骑兵。
  • “袁死子已孤,子死我益惊。”:袁死后你孤单,你死后我更加震惊。
  • “生死凡夫中,苍苍有权衡。”:生死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压。
  • “但惜二十年,苦为名教争。”:只惋惜二十年的时光,苦苦为了名教而争斗。
  • “推移我岭外,肝腑摧已平。”:我被排挤到了岭南,内心的痛苦已经平复。
  • “军中周伯子,勿乃犹硁硁。”:军中有人叫周伯子,他或许仍然坚持他的耿直和忠诚。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我昔日从长安归来,在秋风中怀念着逝去的袁生。袁吴两家都是亲戚,他们两个都有侠义之名。我曾称你为记室,也称呼你为骑兵。你死后我独自感到孤单,你死后我更加感到震惊。生死对于普通人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压。只惋惜二十年的时光,苦苦为了名教而争斗。我被排挤到了岭南,内心的痛苦已经平复。军中有人叫周伯子,他或许仍然坚持他的耿直和忠诚。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和悲怆之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友情、忠诚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