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题解】此诗为纪行之作,以“寒江钓雪图”为题,是写诗人在雪中垂钓的景色。
【注释】①垂钓板桥东:在板桥上垂钓。②蓑衣(suōyī蓑):蓑衣是古人用草或麻制成的雨衣。③江寒水不流:指雪天江水冻结。④鱼嚼梅花影:指雪地中的梅花被鱼啃咬,只剩下影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垂钓的画面:雪覆盖着江面,渔人穿着蓑衣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江水已经结冰,鱼儿无法上浮觅食,只有梅花的影子被冻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题解】此诗为纪行之作,以“寒江钓雪图”为题,是写诗人在雪中垂钓的景色。
【注释】①垂钓板桥东:在板桥上垂钓。②蓑衣(suōyī蓑):蓑衣是古人用草或麻制成的雨衣。③江寒水不流:指雪天江水冻结。④鱼嚼梅花影:指雪地中的梅花被鱼啃咬,只剩下影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垂钓的画面:雪覆盖着江面,渔人穿着蓑衣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江水已经结冰,鱼儿无法上浮觅食,只有梅花的影子被冻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漱石和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首 - 诗句:头白卧青岑。 - 译文:岁月不饶人,我已白发苍苍,静静地躺在青翠的山岭之上。 - 注释:头白,头发变白,表示年纪已老。青岑,青葱的山峰。 第2首 - 诗句:借问看云意,能无出岫心。 - 译文:请问你观云的心情,能否有像云一样自由飘荡的心境? - 注释:出岫,指从山峰上飘浮而下。 第3首 -
谒黄庭观 偶乘独往意,来谒魏元君。谷黯松杉合,天清鸾鹤闻。 灵芝含秀色,仙石绣苔纹。坐久诸缘息,晴空生片云。 译文注释 偶乘独往意,来谒魏元君。谷黯松杉合,天清鸾鹤闻。 偶:偶然,无故。独往意:独自前行之意。谒:拜见,拜访。魏元君:即魏夫人,晋代著名道士,道教女仙之一。她曾居华山之阳金台观,后隐居于华阴县的黄庭观,是著名的道姑。谷黯松杉合,天清鸾鹤闻。谷:山谷。黯:阴暗,这里指山谷幽深。松杉合
注释: 1. 梦登岳阳楼观湖中大雨作:梦中登上岳阳楼观看湖中的大雨。 2. 天地忽异色,元阴合一湖:天地之间突然变色,原本的阴气与湖水融为一体。 3. 迅雷翻地轴,高浪蹴天衢:雷声如迅雷般翻滚着地面,巨浪像踩踏着天上的道路。 4. 风雨作远止,鱼龙喘未苏:大雨滂沱到远处就停止了,鱼和龙都喘不过气来。 5. 但令膏泽遍,何敢怨泥涂:只要让大地得到滋润,我怎敢抱怨泥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句释义 1 万树丹枫色,亭亭映夕阳。 描述的是秋天时,枫叶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与落日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亭亭”形容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而“丹枫”指深红的枫叶。 2. 远山晴更翠,寒菊晚犹芳。 描绘了山峦在晴朗天气下显得更加翠绿,而傍晚时分仍然散发着芬芳。这里的“晴更翠”说明天气晴朗使得远处的山更加青翠,“寒菊晚犹芳”则表达了即便在寒冷的秋日,菊花依旧保持着它的芬芳。 3.
【注释】 宴坐有得:即“坐禅有悟”。 兰若凝禅寂:兰若,佛寺;凝,静寂。 柴门镇日关:柴门,柴草编的门户,简陋简陋。镇日,整天,整日。 定中惟见水:定,指心斋、止观等修持方法。 身外忽忘山:身外无物,忘却尘世名利。 神理虽自悟:神理,佛家用语,指佛性或道理。 太虚宁可颜:太虚,宇宙万物的总称,佛教认为一切法皆空,故称太虚。宁,宁静。颜,容颜。 了然清净义:了然,明白,了解。 不在语言间:语言
《雷池晚眺》 层峦忽已暝,稚子语烟深。 欲问入山路,惟闻流水音。 闲云不出岫,倦鸟自投林。 万古雷池月,泠然鉴我心。 译文: 层峦叠嶂突然被暮色笼罩,孩童的话语在烟雾中飘渺不定。 想询问通往山顶的路,只能听到那潺潺的流水声。 闲适的白云没有飞出山峦之外,疲倦的鸟儿自动地飞回树林。 千年的雷池明月,清澈如镜照映着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雷池晚眺的景象,以及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题王专农观察台警夜渡图二首 其二》 小丑宁难灭,王师岂在多。 初传横海捷,仍许郅支和。 太息援边诏,空挥返日戈。 披图话陈迹,凄恻汉山河。 我们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小丑宁难灭 - 小丑:古代指小国的使者或小丑般的人物。此处指敌人。 - 宁难灭:宁可难以消灭也不愿意轻易被击败。表达了坚决抵抗的决心。 2. 王师岂在多 - 王师:这里指的是正义的军队。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全诗内容。 首联:边将白首仍谈兵,深恩大义任生死。 注释:边将,边疆的将领,这里指身居边陲、执掌军权的将领。谈兵,谈论军事,比喻研究战略或战术。深恩,深情厚意。任死生,任凭生死。 颔联:翻飞的战旗卷起了漫天大雪,归来的战马怯于空荡荡的城池。 注释:翻飞的战旗,形容战争的紧张激烈。卷起,扬起。漫天大雪,形容战事的惨烈。 颈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本诗前两句写诗人的身世和年华.后两句写他无心做官、归隐山林的生活. 【答案】 译文:我身如浮萍漂泊不定,头发已斑白. 乱云密布树荫,秋雨使闲居无事的人更添几分愁思. 爱是妨道之物、无心却欲买山,只担心孤苦无依的影子在人间乞讨. 赏析
注释: 满眼风尘色,怜君独此过:满眼都是尘土飞扬的景象,我怜悯你独自经过这里。 浮生同旅泊,失路未蹉跎:在浮沉的人生中,我们像过客一样寄居在这里,如果迷失了道路也不会虚度光阴。 谁道朱门贵,其如白发何:谁说富贵之家才是真正的尊贵,但又有谁能抵挡住岁月留下的痕迹? 幽栖吾所愿,还与觅烟萝:我希望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隐居,就像寻找那片青翠的烟雾缭绕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远赴日本的杨皙子(即杨万里)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奉寄杨皙子孝廉远适日本 我把这首诗献给远赴日本的杨皙子孝廉。他即将离开家乡去日本,我写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借问吾乡杨皙子,一身去国归何时? 请问你这位从我们家乡来的杨皙子,您离开家国,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故山猿鹤馀清怨,大海波涛动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 迢遥钟梵下斜阳,寂寂岩花渡水香。 - 迢遥(tiáo yáo):形容距离遥远。 - 钟梵(zhōng fán):指寺庙中的钟声和佛经诵读声。 - 斜阳: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景象。 -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 岩花:指的是岩石上生长的花朵。 - 渡水香:形容花香随着水流飘荡。 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 - 殿角(diàn
东禅寺与达公夜话 定中孤月自常明,身外浮云屡变更。 欲舍福田纡国计,每谈净理厌诗名。 渡杯只恐鱼龙觉,施食还怜鸟雀争。 天上人间尽调怅,与师惟有证无生。 注释: 1. 定中孤月自常明:意思是在宁静的夜晚,月亮独自高挂,照亮了大地。 2. 身外浮云屡变更: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3. 欲舍福田纡国计:想要放弃世俗的享乐,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 4. 每谈净理厌诗名
雪后寻梅,积雪皓初晴,探寻策杖行。寒依古岸发,静觉暗香生。瘦影扶烟立,清光背光明。无人契孤洁,一笑自含情。 注释:雪后的梅花盛开,白雪覆盖了整个大地,阳光刚刚升起,天气晴朗。我拿着拐杖,在雪地上行走,寻找那盛开的梅花。寒冷中,梅花依然顽强地生长,发出淡淡的香气。我的影子随风摇曳,仿佛是在烟雾中站立。阳光洒在身上,感觉非常明亮。没有人和我一起欣赏这美景,但是我却觉得很开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静的夜晚,作者在山间小屋中独自品味着生活的宁静。 自遣 - 自我安慰或自我排解的意思。 钟梵晚萧萧- 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和僧人诵读经文的声音,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深沉而悠扬。 山厨叹寂寥- 山中的小厨房,象征着简朴和孤独的生活状态。感叹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显得有些寂寞。 夜泉和月煮- 指夜晚的泉水与月亮共同煮茶,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飘然尘外人”开头,诗人自比为“尘外物”,表明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淡泊。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行走的情景。“一笠千山雨”,描绘了一幅雨雾蒙蒙、山峦若隐若现的画面。这里的“一笠”既指斗笠,也暗示了诗人的简朴生活;而“千山雨”则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 诗人用“身似孤云闲,悠悠任来去”来形容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孤云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