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中孤月自常明,身外浮云屡变更。
欲舍福田纡国计,每谈净理厌诗名。
渡杯只恐鱼龙觉,施食还怜鸟雀争。
天上人间尽调怅,与师惟有证无生。

东禅寺与达公夜话

定中孤月自常明,身外浮云屡变更。

欲舍福田纡国计,每谈净理厌诗名。

渡杯只恐鱼龙觉,施食还怜鸟雀争。

天上人间尽调怅,与师惟有证无生。

注释:

  1. 定中孤月自常明:意思是在宁静的夜晚,月亮独自高挂,照亮了大地。
  2. 身外浮云屡变更: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3. 欲舍福田纡国计:想要放弃世俗的享乐,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
  4. 每谈净理厌诗名:每次谈论佛教的教义,都厌倦世俗的名利。
  5. 渡杯只恐鱼龙觉:担心酒杯中的酒液被鱼龙所觉,即担心被它们发现并吃掉。
  6. 施食还怜鸟雀争:怜悯鸟儿和昆虫们争夺食物的场面。
  7. 天上人间尽调怅:形容自己对于世界的困惑和无奈。
  8. 与师惟有证无生: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达到无生的境界,即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达公深夜对话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追求。诗中以明月、浮云、鱼龙等自然景象,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于宗教修行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解脱生死轮回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