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棹随神风,浩荡洪波间。
引领望庐岳,悠然开心颜。
秀色信难名,灵气吐自然。
五峰媚云表,巉绝谁可攀。
缅怀远法师,高步太元年。
陶谢尚返驾,澄什宁比肩。
千载沐馀润,犹能洗尘缘。
瞻霞想神足,临流哀逝川。
玄栖傥可必,妙蕴当能宣。
【赏析】
本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春游庐山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写景起,以咏怀终,全篇洋溢着一股清旷之气,表现了诗人超逸脱俗的情怀。
首联“纵棹随神风,浩荡洪波间”,写诗人乘船顺流而下,任凭神风吹送,在浩瀚的江湖中飘流。“纵棹”指放舟;“神风”喻江水。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江上泛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随和自然,潇洒不羁的性格。
颔联“引领望庐岳,悠然开心颜。”意思是说:我放眼远眺,心旷神怡,心情无比舒畅。“引领”指伸长脖子;“庐岳”指的是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这里借代庐山。“悠然”意为悠闲的样子;“开心颜”,指开怀大笑,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颈联“秀色信难名,灵气吐自然。”意思是说:庐山的美景实在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它的灵秀之气从大自然中自然流露。“秀色”是指庐山的山石林木等自然风光;“灵气”则是指山中云雾、瀑布、奇松怪石等所散发出来的生气。“吐”在这里是自然流露出的意思;“自然”,即自然而然地流露。
尾联“缅怀远法师,高步太元年。”的意思是说:我想起了那位高僧慧远大师,他高洁的风范和高尚的境界,令我钦佩不已。“高步”是指高尚的风度;“太元”,指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这里借代指佛教盛行的时代,也可理解为对慧远大师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游历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志向。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